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我国能源及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 核能的应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 | 第13-15页 |
1.3 液态金属腐蚀机理 | 第15-19页 |
1.3.1 液态金属腐蚀种类 | 第15-16页 |
1.3.2 铅铋共晶合金(LBE) | 第16-19页 |
1.3.3 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4 微弧氧化技术 | 第19-21页 |
1.4.1 微弧氧化技术发展简述 | 第19-20页 |
1.4.2 微弧氧化技术机理 | 第20页 |
1.4.3 微弧氧化技术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熔钎焊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第23-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基体材料 | 第23页 |
2.1.2 填充材料 | 第23页 |
2.1.3 液态金属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29页 |
2.2.1 试验流程图 | 第24页 |
2.2.2 5A06铝合金/Q235钢TIG熔钎焊 | 第24-26页 |
2.2.3 5A06铝合金/Q235钢焊缝微弧氧化试验 | 第26-27页 |
2.2.4 静态腐蚀试验 | 第27-28页 |
2.2.5 试样测试 | 第28-29页 |
2.3 主要试验设备介绍 | 第29-33页 |
2.3.1 TIG熔钎焊设备 | 第29页 |
2.3.2 微弧氧化设备 | 第29-30页 |
2.3.3 铅铋腐蚀设备 | 第30-31页 |
2.3.4 热处理炉 | 第31页 |
2.3.5 金相显微镜 | 第31页 |
2.3.6 X射线衍射仪 | 第31页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1-32页 |
2.3.8 扫描探针显微镜 | 第32-33页 |
第三章 5A06铝合金/镀锌Q235钢TIG熔钎焊 | 第33-53页 |
3.1 熔钎焊过程简介 | 第33页 |
3.2 ER4043焊丝填充接头性能分析 | 第33-49页 |
3.2.1 焊接电流对接头宏观成形及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焊接电流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4-42页 |
3.2.3 送丝速度对接头宏观成形及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4 送丝速度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3-49页 |
3.3 焊后退火热处理对接头微观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1 退火热处理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2 退火热处理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3 金属间化合物层物相分析 | 第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5A06铝合金/镀锌Q235钢焊缝表面微弧氧化处理 | 第53-74页 |
4.1 试验过程简介 | 第53页 |
4.2 工艺参数对槽压曲线的影响 | 第53-56页 |
4.2.1 脉冲频率对槽压曲线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2 电流密度对槽压曲线的影响 | 第54页 |
4.2.3 氧化时间对槽压曲线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4 占空比对槽压曲线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工艺参数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 | 第56-63页 |
4.3.1 脉冲频率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2 电流密度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3 氧化时间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4 占空比对膜层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工艺参数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 第63-70页 |
4.4.1 脉冲频率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2 电流密度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3 氧化时间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4 占空比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 第68-70页 |
4.5 工艺参数对膜层物相的影响 | 第70-73页 |
4.5.1 脉冲频率对膜层物相的影响 | 第70-71页 |
4.5.2 电流密度对膜层物相的影响 | 第71页 |
4.5.3 氧化时间对膜层物相的影响 | 第71-72页 |
4.5.4 占空比对膜层物相的影响 | 第72-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微弧氧化陶瓷层在LBE中的静态腐蚀 | 第74-80页 |
5.1 腐蚀试验过程 | 第74页 |
5.2 腐蚀试验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5.2.1 腐蚀试样表面形貌分析 | 第74-76页 |
5.2.2 物相分析 | 第76-77页 |
5.2.3 腐蚀试样截面成分分析 | 第77-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