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1.2.1 起重机械安全监测系统 | 第12-15页 |
| 1.2.2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 第15-17页 |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 2 起重机安全控制理论基础 | 第19-40页 |
| 2.1 安全监控系统参数检验规则 | 第19-29页 |
| 2.2 疲劳许用应力幅计算 | 第29-39页 |
| 2.2.1 起重机工作级别的划分 | 第29-31页 |
| 2.2.2 规范说明 | 第31-32页 |
| 2.2.3 应力幅法进行钢结构疲劳计算 | 第32-3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有限元分析 | 第40-55页 |
| 3.1 有限元分析技术概述 | 第40-42页 |
| 3.1.1 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 3.1.2 有限元法分析的基本流程 | 第41-42页 |
| 3.2 起重机金属结构强度分析 | 第42-43页 |
| 3.3 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有限元分析 | 第43-54页 |
| 3.3.1 疲劳的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 3.3.2 疲劳寿命预测的两种理论 | 第44-45页 |
| 3.3.3 虚拟疲劳分析过程 | 第45-46页 |
| 3.3.4 桥式起重机有限元计算实例 | 第46-5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 | 第55-84页 |
| 4.1 数据采集信号源 | 第55-70页 |
| 4.1.1 信号源的分类 | 第55-57页 |
| 4.1.2 信号源采集方案 | 第57-64页 |
| 4.1.3 信号采集安装方案 | 第64-70页 |
| 4.2 数据综合采集卡 | 第70-77页 |
| 4.2.1 采集卡接口设计 | 第71-74页 |
| 4.2.2 综合采集卡设计 | 第74-77页 |
| 4.3 数据采集网络系统 | 第77-80页 |
| 4.3.1 网络系统硬件设计 | 第77-79页 |
| 4.3.2 网络系统总线协议选型 | 第79-80页 |
| 4.4 数据分析系统 | 第80-8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5 在役起重机安全控制剩余寿命分析方法 | 第84-101页 |
| 5.1 起重机金属结构 | 第84-87页 |
| 5.1.1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定义 | 第84页 |
| 5.1.2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分类 | 第84-87页 |
| 5.2 桥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 | 第87-89页 |
| 5.2.1 桥式起重机的组成 | 第87-88页 |
| 5.2.2 桥式起重机箱型梁 | 第88-89页 |
| 5.3 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理论知识 | 第89-92页 |
| 5.3.1 起重机的整体分级 | 第89-91页 |
| 5.3.2 起重机的结构件或零件分级 | 第91-92页 |
| 5.4 起重机剩余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第92-99页 |
| 5.4.1 工作状态法 | 第92-94页 |
| 5.4.2 应力分析法 | 第94-98页 |
| 5.4.3 疲劳寿命评估 | 第98-9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6 工程案例 | 第101-115页 |
| 6.1 被测桥式起重机简介 | 第102-111页 |
| 6.1.1 使用工况调查 | 第103-104页 |
| 6.1.2 载荷谱的获取 | 第104-111页 |
| 6.2 数据分析 | 第111页 |
| 6.3 数据处理 | 第111-115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 7.1 结论 | 第115页 |
| 7.2 展望 | 第115-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3页 |
| 附录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