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锅炉及燃烧系统论文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奥氏体耐热钢的热加工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超超临界火电第11-15页
        1.1.1 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1.1.2 超超临界火电管材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 过热器、再热器管道第15-19页
        1.2.1 过热器、再热器管道的选材第15-17页
        1.2.2 Super304H奥氏体耐热钢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第19-25页
        1.3.1 材料热变形行为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2 热变形流变应力曲线第21-23页
        1.3.3 材料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因素第23-25页
    1.4 热变形本构模型第25-28页
        1.4.1 热变形本构模型的推导方法第25-27页
        1.4.2 热变形本构模型的应用第27-28页
    1.5 热加工图的构建及应用第28-29页
        1.5.1 热加工图理论第28-29页
        1.5.2 基于DMM模型的热加工图及其应用第29页
    1.6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第29-31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31-36页
    2.1 试验材料第31页
    2.2 单道次等轴压缩热模拟实验第31-33页
        2.2.1 实验设备第31-32页
        2.2.2 实验方案第32-33页
    2.3 微观组织观察第33-36页
        2.3.1 组织观察区域选择第33-34页
        2.3.2 微观组织观察方法第34-36页
第三章 奥氏体耐热钢的流变应力曲线及组织第36-44页
    3.1 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第36-37页
    3.2 变形速率对流变应力曲线及组织的影响第37-39页
    3.3 温度对流变应力曲线及组织的影响第39-41页
    3.4 应变量对流变应力曲线及组织的影响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奥氏体耐热钢的热变形本构模型第44-60页
    4.1 Arrhenius型本构模型第44-51页
        4.1.1 Super304H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第46-48页
        4.1.2 CHDG-A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第48-51页
    4.2 耦合应变量因素的本构模型的推导第51-54页
        4.2.1 Super304H的改进型本构模型第51-53页
        4.2.2 CHDG-A的改进型本构模型第53-54页
    4.3 本构模型的验证第54-58页
        4.3.1 Super304H的本构模型验证第55-56页
        4.3.2 CHDG-A的本构模型验证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热加工图的构建第60-82页
    5.1 DMM加工图理论第60-64页
        5.1.1 耗散率理论第60-62页
        5.1.2 失稳判断准则第62-64页
    5.2 Super304H的热加工图绘制第64-71页
    5.4 CHDG-A的热加工图绘制第71-76页
    5.5 热加工图分析第76-80页
        5.5.1 Super304H的热加工图分析第77-79页
        5.5.2 CHDG-A的热加工图分析第79-80页
    5.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骼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运动模型下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超超临界火电锅炉用新型奥氏体耐热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