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因素修正法的仙游县耕地质量定级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耕地质量定级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思路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1.3 研究思路第13页
    1.2 国内外耕地质量定级研究概述第13-16页
        1.2.1 国外耕地质量定级研究概述第13-14页
        1.2.2 国内耕地质量定级研究概述第14-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页
    1.3 研究原则第16-17页
        1.3.1 综合分析原则第16页
        1.3.2 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第16-17页
        1.3.3 重点因素原则第17页
        1.3.4 土地收益差异原则第1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0页
    2.1 土地肥力理论第19页
    2.2 级差地租理论第19页
    2.3 土地质量观第19页
    2.4 区位理论第19-20页
    2.5 系统理论第20页
    2.6 地域分异理论第20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20-31页
    3.1 地理位置第20页
    3.2 自然资源第20-22页
        3.2.1 气候第20-21页
        3.2.2 水文第21页
        3.2.3 地貌第21-22页
        3.2.4 土壤第22页
    3.3 社会经济第22-23页
        3.3.1 经济建设第22页
        3.3.2 社会发展第22-23页
    3.4 土地资源第23-31页
        3.4.1 土地利用现状第23-24页
        3.4.2 耕地分布状况第24-25页
        3.4.3 耕地质量分等概况第25-31页
4 基于因素修正法的耕地质量定级第31-71页
    4.1 定级单元划分第31页
    4.2 修正因素因子选择和权重的确定第31-33页
    4.3 定级外业补充调查第33页
    4.4 各因素因子分值计算方法和过程第33-56页
        4.4.1 中心城镇影响度因子分值计算第33-38页
        4.4.2 道路运输条件因子分值计算第38-43页
        4.4.3 耕作距离因子分值计算第43-46页
        4.4.4 耕地稀缺情况因子分值计算第46-49页
        4.4.5 经营效益因子分值计算第49-52页
        4.4.6 耕地集中连片度因子分值计算第52-54页
        4.4.7 田块平整度因子分值计算第54-56页
    4.5 计算修正系数第56-64页
    4.6 计算定级指数第64页
    4.7 耕地质量级别确定第64-69页
    4.8 定级成果检验第69-71页
5 耕地质量定级结果分析第71-77页
    5.1 全县耕地质量级别总体情况分析第71页
    5.2 耕地级别空间分布情况分析第71-75页
        5.2.1 耕地级别空间分布特征第71-72页
        5.2.2 耕地级别乡镇分布情况及特点第72-75页
    5.3 修正因素分值分析第75-77页
        5.3.1 交通区位条件因素分值第75-76页
        5.3.2 耕作便利条件因素分值第76页
        5.3.3 种植效益情况因素分值第76-77页
6 定级成果应用第77-79页
    6.1 为耕地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提供基础依据第77页
    6.2 为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技术支持第77页
    6.3 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第77-78页
    6.4 为耕地的征收和流转提供参考第78-79页
7 结论和展望第79-82页
    7.1 结论第79-80页
    7.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碳储量影响研究
下一篇:耕地质量渐变类型监测片区划分研究--以福建省顺昌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