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排灌工程论文--农牧区给水和水利工程论文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3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4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14-16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4-15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2页
    2.1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6-18页
        2.1.1 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2.1.2 相关理论第17-18页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18-20页
    2.3 国内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模式及经验第20-22页
3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概况第22-29页
    3.1 南平市延平区水资源概况第22-26页
        3.1.1 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第22-25页
        3.1.2 当地水资源分布情况第25-26页
    3.2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概况第26-29页
        3.2.1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类别第26-27页
        3.2.2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模式第27-29页
4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状况调查与分析第29-42页
    4.1 研究设计和调查概况第29-32页
        4.1.1 样本区域选择第29页
        4.1.2 问卷调查第29页
        4.1.3 深度访谈第29-30页
        4.1.4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第30-31页
        4.1.5 受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31-32页
    4.2 调查数据分析第32-39页
    4.3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42页
        4.3.1 建后管护制度建设滞后第39页
        4.3.2 水质日常检验不到位第39-40页
        4.3.3 工程管护满意度偏低第40页
        4.3.4 参与管理机制不健全第40-41页
        4.3.5 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第41-42页
5 提高延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水平的对策建议第42-46页
    5.1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建后管护主体责任第42-43页
    5.2 落实水质检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第43页
    5.3 健全工程管护激励机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第43-44页
    5.4 探索群众参与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定经营方式第44页
    5.5 规范供水价格形成机制,设立专项管护补助基金第44-46页
6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炭基微生物肥料的制备与应用
下一篇:高功率微波辐照稻谷与缓苏杀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