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WOFOST模型的春玉米生长模型精细化及其应用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精细化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WOFOST模型原理介绍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目的第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第19-26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2.2 数据资料第20-21页
    2.3 数据处理方法第21-26页
        2.3.1 缺失数据处理第21页
        2.3.2 气象要素计算方法第21-22页
        2.3.3 气象因子精细化技术方法第22-23页
        2.3.4 玉米干旱灾害评估方法第23-26页
第三章 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第26-38页
    3.1 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第26-30页
        3.1.1 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第26-28页
        3.1.2 气温的空间变化特征第28-30页
    3.2 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第30-33页
        3.2.1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第30-31页
        3.2.2 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第31-33页
    3.3 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第33-38页
        3.3.1 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特征第33-35页
        3.3.2 日照时数的空间变化特征第35-38页
第四章 精细化春玉米生长模型的构建第38-52页
    4.1 春玉米生长模型的适应性分析第38-41页
    4.2 气象数据区域化技术第41-46页
    4.3 区域化春玉米生长模型的构建技术第46-52页
        4.3.1 精细化网格点处理第47-48页
        4.3.2 基于Matlab的MLR插值技术第48-49页
        4.3.3 春玉米生长模型构建技术第49-52页
第五章 基于玉米生长模型的干旱灾损评估第52-56页
    5.1 农业干旱灾害过程的确定第52-53页
    5.2 农业干旱灾害过程的灾损评估第53-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56-59页
    6.1 主要结论第56-57页
    6.2 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雌穗分裂现象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下一篇:玉米自交系雌穗授粉前后miRNA表达差异及相关调控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