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遮光效应及其对茶树光合作用和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遮光类型及材料 | 第10页 |
·茶园遮光生态效应 | 第10-12页 |
·遮光对光照的影响 | 第10-11页 |
·遮光对茶园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11-12页 |
·遮光对茶园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12页 |
·茶园遮光生长效应 | 第12-13页 |
·遮光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3页 |
·遮光对茶叶品质成份的影响 | 第13-15页 |
·遮光对叶绿素含量及其组成总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遮光对茶鲜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遮光条件下茶园生态效应 | 第16-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6-17页 |
·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3页 |
·遮光对茶树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第17-18页 |
·遮光对茶树叶面温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遮光对茶园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不同遮光处理对茶园空气温度的影响 | 第19页 |
·不同遮光处理对茶园空气湿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遮光对茶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不同遮光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遮光条件下茶树生长效应 | 第23-26页 |
1 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23页 |
·茶树芽密度观测 | 第23页 |
·茶树新梢含水量观测 | 第23页 |
·茶树叶面积观测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遮光对茶树芽密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夏天遮光对茶树芽密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秋季遮光对茶树芽密度的影响 | 第24页 |
·遮光对茶树新梢一芽三叶含水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 第24-26页 |
·夏季遮光对茶树新梢含水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 第24-25页 |
·秋季遮光对茶树新梢含水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遮光条件下茶树光合作用的研究 | 第26-31页 |
1 观测项目及方法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遮光对茶树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26-29页 |
·夏季遮光对茶树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秋季遮光对茶树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遮光对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9-31页 |
·夏季遮光对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秋季遮光对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五章 遮光条件下茶叶品质成分变化 | 第31-35页 |
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遮光对茶叶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夏天遮光后茶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1-32页 |
·秋天遮光后茶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2页 |
·遮光对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夏天遮光后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秋天遮光后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第35-38页 |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38-39页 |
论文所属基金项目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