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信道建模与仿真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1.2 自由空间量子信道的研究及发展第17-19页
    1.3 量子通信系统第19-21页
        1.3.1 量子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第19-20页
        1.3.2 直接量子通信系统第20页
        1.3.3 间接量子通信系统第20-21页
    1.4 论文整体工作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基本理论第23-37页
    2.1 量子通信基本概念第23-26页
        2.1.1 量子比特第23-24页
        2.1.2 量子比特的特性第24-26页
    2.2 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第26-30页
        2.2.1 单光子制备第26-27页
        2.2.2 经典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第27-29页
        2.2.3 量子信息交换与量子中继第29-30页
    2.3 量子通信信道概述第30-34页
        2.3.1 比特翻转信道第31页
        2.3.2 退极化信道第31-32页
        2.3.3 幅值阻尼信道第32-33页
        2.3.4 相位翻转信道第33页
        2.3.5 相位阻尼信道第33-34页
    2.4 量子通信系统指标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一种改进的基于单光子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传输模型与分析第37-49页
    3.1 引言第37-39页
    3.2 单光子在不同强度大气湍流中的传输模型第39-41页
        3.2.1 单光子在星地链路量子信道中传输的方案提出与分析第39-40页
        3.2.2 大气湍流模型建立与分析第40-41页
    3.3 单光子在自由空间系统中的传输分析第41-48页
        3.3.1 单光子源选取分析第41-42页
        3.3.2 单光子捕捉技术分析第42-46页
        3.3.3 接收端单光子检测技术研究第46-47页
        3.3.4 单光子接收效率模型建立与分析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不同强度大气湍流对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9-63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接收端单光子计数研究与分析第50-51页
        4.2.1 单光子计数模型构建与推导第50-51页
        4.2.2 单光子计数模型仿真分析第51页
    4.3 最终密钥生成率建立与分析第51-55页
        4.3.1 最终密钥生成率模型构建与推导第52-54页
        4.3.2 最终密钥生成率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第54-55页
    4.4 量子信道链路利用率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第55-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全文总结第63页
    5.2 未来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1页
作者简介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膜反射面天线的形态分析及裁剪拼接研究
下一篇:机载共形阵空时二维信号处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