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夏盐低凸带南段断裂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题目来源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7-10页 |
1.3.1 断裂体系研究进展 | 第7-8页 |
1.3.2 断裂构造与油气关系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3.3 准噶尔盆地夏盐地区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3.4 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第11-12页 |
1.4.3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8页 |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第13-15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2.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2.2.2 陆西及夏盐地区构造背景 | 第16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6-18页 |
第3章 夏盐地区小断裂精细刻画 | 第18-29页 |
3.1 断裂解释流程 | 第18-19页 |
3.2 夏盐低凸带断裂识别 | 第19-26页 |
3.2.1 地震资料的分析 | 第19-20页 |
3.2.2 解释思路 | 第20页 |
3.2.3 正演模拟技术 | 第20-22页 |
3.2.4 剖面解释技术 | 第22-23页 |
3.2.5 断层边缘加强处理技术 | 第23-24页 |
3.2.6 构造应力场分析预测小断裂分布 | 第24-25页 |
3.2.7 属性融合技术 | 第25-26页 |
3.3 效果分析 | 第26-29页 |
第4章 夏盐低凸带控藏因素分析 | 第29-41页 |
4.1 油源分析 | 第29页 |
4.2 夏盐低凸起带控藏因素 | 第29-33页 |
4.3 夏盐低凸起带目标识别 | 第33-41页 |
4.3.1 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沉积相特征 | 第33-34页 |
4.3.2 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砂体预测 | 第34-35页 |
4.3.3 断裂识别 | 第35-38页 |
4.3.4 圈闭识别成果 | 第38-41页 |
第5章 夏盐低凸带断裂构造演化特征 | 第41-50页 |
5.1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隆起西段构造演化特征 | 第41-44页 |
5.1.1 准噶尔盆地腹部演化背景 | 第41-42页 |
5.1.2 陆梁隆起西段构造演化特征 | 第42-44页 |
5.2 夏盐地区断裂发育及演化特征 | 第44-45页 |
5.2.1 断裂发育特征 | 第44-45页 |
5.2.2 断裂演化特征 | 第45页 |
5.3 断裂构造与油气的关系 | 第45-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