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tack的协同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平台总体架构 | 第19-33页 | 
| 2.1 平台需求分析 | 第19-21页 | 
| 2.1.1 平台特点分析 | 第19-20页 | 
| 2.1.2 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 2.2 相关技术 | 第21-24页 | 
| 2.2.1 Open Stack简介 | 第21-22页 | 
| 2.2.2 云仿真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 2.2.3 协同设计-仿真技术简介 | 第23-24页 | 
| 2.2.4 微服务简介 | 第24页 | 
| 2.3 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24-29页 | 
| 2.3.1 基础云资源层 | 第26-27页 | 
| 2.3.2 核心服务层 | 第27-28页 | 
| 2.3.3 应用门户层 | 第28-29页 | 
| 2.4 平台的软硬件结构 | 第29-30页 | 
| 2.5 平台的服务模式 | 第30-31页 | 
| 2.6 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通用仿真任务模型设计 | 第33-45页 | 
| 3.1 仿真任务特点分析 | 第33-34页 | 
| 3.2 通用仿真任务模型设计 | 第34-39页 | 
| 3.2.1 Petri网系统定义 | 第34页 | 
| 3.2.2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 第34-36页 | 
| 3.2.3 通用的仿真任务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 3.2.4 仿真任务模板描述 | 第37-39页 | 
| 3.3 任务工作流引擎设计 | 第39-40页 | 
| 3.4 仿真任务模型设计示例 | 第40-43页 | 
| 3.4.1 抗辐射加固仿真任务流程 | 第40-41页 | 
| 3.4.2 抗辐射加固仿真任务模型设计 | 第41-42页 | 
| 3.4.3 抗辐射加固仿真任务模板 | 第42-43页 | 
| 3.5 通用仿真任务模型设计的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 3.6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设计-仿真核心服务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63页 | 
| 4.1 权限管理设计与实现 | 第45-51页 | 
| 4.1.1 权限管理需求分析 | 第45-46页 | 
| 4.1.2 访问控制模型设计 | 第46-48页 | 
| 4.1.3 权限管理架构设计 | 第48-49页 | 
| 4.1.4 分级授权过程 | 第49页 | 
| 4.1.5 访问控制流程 | 第49-50页 | 
| 4.1.6 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 4.2 版本控制设计与实现 | 第51-57页 | 
| 4.2.1 需求分析 | 第51-52页 | 
| 4.2.2 版本控制架构 | 第52-54页 | 
| 4.2.3 版本管理 | 第54-56页 | 
| 4.2.4 版本存储 | 第56-57页 | 
| 4.2.5 并发冲突解决 | 第57页 | 
| 4.2.6 版本控制的特点 | 第57页 | 
| 4.3 仿真微服务管理设计与实现 | 第57-62页 | 
| 4.3.1 微服务管理需求分析 | 第58页 | 
| 4.3.2 微服务管理架构 | 第58-59页 | 
| 4.3.3 仿真微服务调度 | 第59-62页 | 
| 4.3.4 微服务管理效果分析 | 第62页 |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平台应用与测试 | 第63-71页 | 
| 5.1 应用实例 | 第63-67页 | 
| 5.1.1 平台运行 | 第63-65页 | 
| 5.1.2 手动设计-仿真模式分析 | 第65-66页 | 
| 5.1.3 自动化仿真模式分析 | 第66-67页 | 
| 5.2 平台测试 | 第67-69页 | 
| 5.2.1 虚拟机测试 | 第67-68页 | 
| 5.2.2 仿真任务测试 | 第68-69页 | 
| 5.3 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6.1 总结 | 第71页 |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