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引入超级投票权制度的现实意义及法理基础 | 第11-22页 |
2.1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定义 | 第11-13页 |
2.1.1 股份与表决权 | 第11-13页 |
2.1.2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定义 | 第13页 |
2.2 各国超级投票权股及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13-14页 |
2.3 我国A股上市公司设立超级投票权制度的现实意义及风险 | 第14-17页 |
2.3.1 我国A股上市公司设立超级投票权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14-17页 |
2.3.2 我国A股上市公司设立超级投票权制度的风险 | 第17页 |
2.4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法理基础、立法空间及与公司法的兼容性问题 | 第17-22页 |
2.4.1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法理基础、立法空间 | 第17-20页 |
2.4.2 超级投票权制度与公司法的兼容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3 超级投票权制度在域外的演变历程、现行规定及启示 | 第22-35页 |
3.1 英美法系国家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23-32页 |
3.1.1 美国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23-27页 |
3.1.2 加拿大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27-28页 |
3.1.3 英国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28-29页 |
3.1.4 新加坡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29-31页 |
3.1.5 我国香港地区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31-32页 |
3.2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32-34页 |
3.2.1 德国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32页 |
3.2.2 法国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32-33页 |
3.2.3 日本超级投票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规定 | 第33-34页 |
3.3 两大法系超级投票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5页 |
3.3.1 立法态度上的启示 | 第34页 |
3.3.2 具体制度设计上的启示 | 第34-35页 |
4 A股超级投票权制度具体立法建议 | 第35-47页 |
4.1 在公司法中明确超级投票权制度的法律地位 | 第35-36页 |
4.2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6-40页 |
4.2.1 适用公司经济指标要求 | 第36页 |
4.2.2 适用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评级要求 | 第36-38页 |
4.2.3 与证监会的提前沟通机制 | 第38页 |
4.2.4 发行超级投票权股的情形限制 | 第38-39页 |
4.2.5 超级投票权表决权适用范围限制 | 第39页 |
4.2.6 适用超级投票权的股东身份限制 | 第39页 |
4.2.7 持股形式规则 | 第39-40页 |
4.3 建立和完善对超级投票权制度的约束机制 | 第40-44页 |
4.3.1 投票权差额比例限制 | 第40-41页 |
4.3.2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转化机制 | 第41-43页 |
4.3.3 超级投票权制度的“日落机制” | 第43页 |
4.3.4 其他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 | 第43-44页 |
4.4 引入证券集团诉讼制度及其配套制度 | 第44-47页 |
5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