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硫铝酸盐水泥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修补砂浆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实验方案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实验方案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1-23页 |
2.1.1 硫铝酸盐水泥 | 第21页 |
2.1.2 硅酸盐水泥熟料 | 第21页 |
2.1.3 矿粉 | 第21页 |
2.1.4 脱硫石膏 | 第21-22页 |
2.1.5 细集料 | 第22页 |
2.1.6 乳胶粉 | 第22页 |
2.1.7 纤维素醚 | 第22页 |
2.1.8 减水组分 | 第22页 |
2.1.9 缓凝组分 | 第22页 |
2.1.10 界面处理剂组分 | 第22-23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3.1 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3.3 抗渗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3.4 抗碳化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3.5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3.6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3.7 颗粒粒径分布 | 第26页 |
2.3.8 微观形貌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硫铝酸盐水泥基修补砂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7-51页 |
3.1 缓凝组分的选择与掺加量确定 | 第27-32页 |
3.1.1 缓凝组分的选择与掺加量确定实验方案 | 第28页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3.2 减水组分的选择与掺加量确定 | 第32-34页 |
3.2.1 减水组分的选择与掺加量确定实验方案 | 第32页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3.3 硅酸盐改性组分对砂浆性能影响与掺加量确定 | 第34-43页 |
3.3.1 硅酸盐改性组分对砂浆性能影响与掺加量确定实验方案 | 第34-35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3.4 细集料与超细掺和料掺加量确定 | 第43-46页 |
3.4.1 超细掺和料掺加量确定实验方案 | 第44页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3.5 乳胶粉掺加量确定 | 第46-47页 |
3.5.1 乳胶粉掺加量确定实验方案 | 第46-47页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页 |
3.6 保水与消泡组分掺加量确定 | 第47-48页 |
3.7 修补砂浆最终配比的确定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硫铝酸盐水泥基修补砂浆界面性能的研究 | 第51-59页 |
4.1 界面处理剂主要组分的选择 | 第51-53页 |
4.1.1 粘结组分的选择 | 第51-53页 |
4.1.2 耐水组分的选择 | 第53页 |
4.2 界面处理剂的制备与界面性能的研究 | 第53-59页 |
4.2.1 界面处理剂的制备 | 第53-55页 |
4.2.2 界面性能的研究 | 第55-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