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质火山岩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概况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火山岩制备吸附过滤材料 | 第14页 |
1.2.2 玄武质火山岩制备连续玄武质火山岩纤维 | 第14-15页 |
1.2.3 火山岩在道路交通中的运用 | 第15页 |
1.2.4 火山岩装饰材料 | 第15页 |
1.2.5 火山岩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玄武质火山岩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 | 第16-18页 |
1.3.1 化学作用 | 第16-17页 |
1.3.2 物理作用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第20-24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0-22页 |
2.1.1 水泥 | 第20页 |
2.1.2 粉煤灰、矿粉及生石灰 | 第20-21页 |
2.1.3 细、粗骨料 | 第21-22页 |
2.1.4 减水剂及实验用水 | 第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玄武质火山岩微粉的制备及其性质 | 第24-38页 |
3.1 微粉制备 | 第24页 |
3.2 微粉性质 | 第24-28页 |
3.2.1 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 | 第24-25页 |
3.2.2 微粉颗粒粒度分析 | 第25-28页 |
3.3 碱激发微粉活性 | 第28-30页 |
3.4 抗压强度活性指数 | 第30-32页 |
3.5 比强度分析 | 第32-36页 |
3.5.1 抗折比强度 | 第33-35页 |
3.5.2 抗压比强度 | 第35-36页 |
3.6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玄武质火山岩微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 第38-68页 |
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38-39页 |
4.2 C30混凝土 | 第39-43页 |
4.2.1 C30混凝土配合比双因素实验 | 第39页 |
4.2.2 C30混凝土实验原料用量 | 第39-40页 |
4.2.3 C30混凝土实验结果 | 第40页 |
4.2.4 C30混凝土3d抗压强度分析 | 第40-41页 |
4.2.5 C30混凝土7d抗压强度分析 | 第41-42页 |
4.2.6 C3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分析 | 第42-43页 |
4.3 C30混凝土配合比三因素正交实验 | 第43-48页 |
4.3.1 C30混凝土正交实验设计 | 第43页 |
4.3.2 C30混凝土正交实验原料用量 | 第43-44页 |
4.3.3 C30混凝土正交实验结果 | 第44页 |
4.3.4 C30混凝土3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44-45页 |
4.3.5 C30混凝土7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45-46页 |
4.3.6 C3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46-47页 |
4.3.7 验证实验 | 第47-48页 |
4.4 C40混凝土 | 第48-52页 |
4.4.1 C40混凝土配合比双因素实验 | 第48-49页 |
4.4.2 C40混凝土实验原料用量 | 第49页 |
4.4.3 C40混凝土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4.4 C40混凝土3d抗压强度分析 | 第50-51页 |
4.4.5 C40混凝土7d抗压强度分析 | 第51-52页 |
4.4.6 C4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分析 | 第52页 |
4.5 C40混凝土配合比三因素正交实验 | 第52-57页 |
4.5.1 C40混凝土正交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4.5.2 C40混凝土正交实验原料用量 | 第53页 |
4.5.3 C40混凝土正交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4.5.4 C40混凝土3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54-55页 |
4.5.5 C40混凝土7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55-56页 |
4.5.6 C4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56-57页 |
4.5.7 验证实验 | 第57页 |
4.6 C50混凝土 | 第57-61页 |
4.6.1 C50混凝土配合比双因素实验 | 第57-58页 |
4.6.2 C50混凝土实验原料用量 | 第58页 |
4.6.3 C50混凝土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4.6.4 C50混凝土3d抗压强度分析 | 第59-60页 |
4.6.5 C50混凝土7d抗压强度分析 | 第60页 |
4.6.6 C5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分析 | 第60-61页 |
4.7 C50混凝土配合比三因素正交实验 | 第61-66页 |
4.7.1 C50混凝土正交实验设计 | 第61-62页 |
4.7.2 C50混凝土正交实验原料用量 | 第62页 |
4.7.3 C50混凝土正交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4.7.4 C50混凝土3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63页 |
4.7.5 C50混凝土7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63-64页 |
4.7.6 C5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第64-65页 |
4.7.7 验证实验 | 第65-66页 |
4.8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及作用机理 | 第68-78页 |
5.1 抗干缩性能 | 第68-70页 |
5.1.1 试验方法 | 第68-69页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5.2 抗海水侵蚀 | 第70-71页 |
5.2.1 试验方法 | 第70-71页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页 |
5.3 抗海水潮汐侵蚀性能 | 第71-73页 |
5.3.1 试验方法 | 第72页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5.4 作用机理及微观结构分析 | 第73-75页 |
5.4.1 SEM分析 | 第73-75页 |
5.4.2 机理分析 | 第75页 |
5.5 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