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可重构全息超材料天线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相关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全息天线技术第11-13页
        1.2.2 超材料技术第13-14页
        1.2.3 方向图可重构技术第14-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基于幅度加权的全息天线设计方法研究第18-30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全息天线基本原理第18-19页
    2.3 连续幅度加权的全息天线设计方法第19-23页
        2.3.1 基于全息理论的幅度加权第19页
        2.3.2 幅度加权实现波束控制第19-21页
        2.3.3 连续幅度加权波束控制研究方案第21-23页
    2.4 二进制离散幅度加权的全息天线设计方法第23-25页
        2.4.1 幅度加权中的开关编码第23页
        2.4.2 离散幅度加权波束控制研究方案第23-25页
    2.5 一维全息天线设计和加工测试第25-29页
        2.5.1 天线设计第25页
        2.5.2 天线样品及实验测试环境第25-26页
        2.5.3 仿真与测试结果第26-29页
    2.6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PIN二极管的全息超材料天线可重构技术研究第30-45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cELC结构加载PIN管的编码超材料单元第30-38页
        3.2.1 单元结构设计第30-31页
        3.2.2 结构参数优化第31-36页
        3.2.3 参数优化后的单元特性第36-38页
    3.3 加载PIN管的编码超材料全息天线设计第38-39页
        3.3.1 全息天线源天线设计第38-39页
        3.3.2 单元间距和天线口径设计第39页
    3.4 全息天线方向图可重构特性分析第39-44页
        3.4.1 全息天线辐射特性分析第39-40页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3.5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液晶的全息超材料天线可重构技术研究第45-59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液晶材料电磁特性第45-47页
    4.3 cELC结构加载液晶的编码超材料单元第47-50页
        4.3.1 单元结构设计第47-48页
        4.3.2 单元特性分析第48-50页
    4.4 加载液晶材料的可重构全息超材料天线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4.5 加载液晶的双频方向图可重构全息超材料天线设计第53-57页
        4.5.1 天线结构第54页
        4.5.2 单元仿真结果第54-55页
        4.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4.6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5.1 总结第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型阵列中二维空间谱估计算法研究及其FPGA实现
下一篇:相关干涉仪测向天线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