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人体生理信号产生机理 | 第12-14页 |
1.3.1 心音信号 | 第12-13页 |
1.3.2 心电信号 | 第13-14页 |
1.3.3 脉搏信号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系统开发平台与设计方案 | 第17-24页 |
2.1 开发平台介绍 | 第17-18页 |
2.1.1 虚拟仪器发展史 | 第17-18页 |
2.1.2 LabVIEW2015简介 | 第18页 |
2.2 整体系统方案 | 第18-23页 |
2.2.1 生命心衣硬件采集平台 | 第20-21页 |
2.2.2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 | 第21页 |
2.2.3 基于Matlab的分析模块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生命心衣硬件采集模块 | 第24-36页 |
3.1 硬件概述 | 第24-27页 |
3.2 心音信号采集模块 | 第27-30页 |
3.2.1 传统金属-橡胶听诊器听诊方法 | 第27页 |
3.2.2 电子听诊器 | 第27-28页 |
3.2.3 无线听诊器 | 第28-30页 |
3.3 心电采集模块 | 第30-31页 |
3.4 脉搏采集模块 | 第31-33页 |
3.5 血氧传感器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分析 | 第36-54页 |
4.1 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概述 | 第36-37页 |
4.2 数据采集与保存 | 第37-39页 |
4.2.1 硬件板卡 | 第37-38页 |
4.2.2 数据采集与保存模块 | 第38-39页 |
4.3 基于LabVIEW的分析 | 第39-44页 |
4.3.1 心音分析方法 | 第40-44页 |
4.3.2 心率与血氧饱和度分析方法 | 第44页 |
4.4 文件传输接口 | 第44-46页 |
4.4.1 客户端(Client) | 第45页 |
4.4.2 服务端(Server) | 第45-46页 |
4.5 心血管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46-49页 |
4.5.1 血压 | 第46页 |
4.5.2 心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 | 第46页 |
4.5.3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 第46-47页 |
4.5.4 外周阻力 | 第47页 |
4.5.5 脉搏波波速 | 第47-48页 |
4.5.6 血糖 | 第48-49页 |
4.6 心血管健康评估模型 | 第49-50页 |
4.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7.1 实验设计 | 第50-51页 |
4.7.2 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基于SD-Dpoint面积分割的血压快速计算方法 | 第54-66页 |
5.1 算法背景 | 第54-55页 |
5.2 信号的时程与替换关系 | 第55-56页 |
5.2.1 第一心音的产生机理 | 第55页 |
5.2.2 心电图中QRS的产生机理 | 第55页 |
5.2.3 心电图与心音在心动周期中的时程关系 | 第55-56页 |
5.2.4 脉搏波波形释义 | 第56页 |
5.3 SPTT与血压BP线性关系推导 | 第56-58页 |
5.4 心音与脉搏波特征值提 | 第58-62页 |
5.4.1 第一心音峰值定位 | 第58-59页 |
5.4.2 脉搏波特征提取 | 第59-62页 |
5.5 SPTT_(p-p)和SPTT_(p-g)的计算 | 第62页 |
5.6 基于SD-Dpoint面积分割的血压计算公式 | 第62-63页 |
5.6.1 线性拟合系数推导 | 第62-63页 |
5.6.2 获取线性拟合系数的实验方法 | 第63页 |
5.7 验证实验 | 第63-64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