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互联网+”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苏州地税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ion第5页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2-13页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4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14-15页
    四、研究内容第15页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第15-17页
        (一)创新之处第15页
        (二)研究局限第15-17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7-21页
    一、“互联网+”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7-18页
        (一)互联网+的概念及本质研究第17页
        (二)“互联网+”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第17-18页
    二、税收风险管理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8-21页
        (一)风险管理的起源发展及理论研究第18页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研究第18-19页
        (三)税收风险管理的涵义和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互联网+”运用在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特点及问题第21-24页
    一、互联网数据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第21页
    二、互联网数据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特点第21-22页
        (一)数据管理具有良好的规范化第21-22页
        (二)数据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具有典型的数据流特征第22页
        (三)数据处理过程透明化第22页
        (四)数据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第22页
    三、互联网数据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前要解决的问题.第22-23页
        (一)数据安全问题第22页
        (二)对非结构化数据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第22-23页
        (三)数据量极速增长后对数据库处理能力的挑战第23页
    四、“互联网+”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第23-24页
第三章 苏州地税“互联网+”在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实例分析第24-39页
    一、苏州地税在互联网涉税数据的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第24-25页
        (一)创新思路,以团队建设推进数据分类归集第24-25页
        (二)完善机制,以常态管理推进工作规范运作第25页
        (三)重点突破,以精准识别推进风险精确指引第25页
    二、苏州地税基于互联网数据的税收风险任务管理目标第25-26页
        (一)互联网涉税风险任务来源科学第25-26页
        (二)互联网涉税风险任务落实到位第26页
        (三)互联网涉税风险任务持续改进第26页
    三、苏州地税“互联网+”在税收风险管理的运用流程第26-30页
        (一)模板配置第27-28页
        (二)数据采集第28-29页
        (三)数据导入第29页
        (四)数据整备第29-30页
        (五)风险识别第30页
        (六)生成风险任务第30页
        (七)风险任务推送第30页
        (八)风险任务实施第30页
        (九)绩效评价第30页
    四、苏州地税税收风险管理运用互联网数据的实例分析第30-39页
第四章 苏州地税在“互联网+”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9-46页
    一、互联网涉税数据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容易形成“堰塞湖”现象第39-41页
        (一)传统技术架构的计算性能不足第39-40页
        (二)互联网数据挖掘利用工作始终提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开展,涉税数据存在“堰塞湖”现象第40页
        (三)互联网非结构化数据利用严重不足第40-41页
    二、基于互联网数据的风险任务缺乏有效的统筹第41页
    三、互联网涉税风险任务的有效性不强第41-42页
    四、“互联网+”涉税数据的“数据安全”实施困难。第42-44页
        (一)应用程序安全防护能力有待加强第42-43页
        (二)计算机终端安全还需进一步加强第43-44页
    五、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不足第44-46页
第五章 税收风险管理中进一步运用“互联网+”的对策建议第46-52页
    一、提高对互联网涉税信息的深度挖掘及处理能力,破解涉税数据“堰塞湖”第46-47页
    二、强化风险任务的统筹与协作第47-48页
    三、优化互联网涉税风险任务的有效性第48-49页
        (一)加强风险任务管理的数据支撑第48页
        (二)立足应用,优化互联网数据的有效性第48页
        (三)对风险任务应对进行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有效性第48-49页
    四、强化“互联网+”应用的“数据安全”第49-50页
    五、加强互联网+税收风险任务管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国家税务局预防腐败机制研究
下一篇:税收遵从理论视野下苏州市XC区纳税服务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