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二段—四段沉积相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第8-10页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2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2页
    1.6 主要研究成果第12-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22页
    2.1 地理位置第15页
    2.2 地层特征第15-17页
    2.3 构造背景第17-19页
        2.3.1 区域构造格局第17-18页
        2.3.2 构造及演化特征第18-19页
    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第19-22页
        2.4.1 层序划分方案第19-21页
        2.4.2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第21-22页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第22-43页
    3.1 物源分析第22-25页
        3.1.1 地层厚度分析第22-23页
        3.1.2 岩石特征分析第23页
        3.1.3 砂岩成熟度分析第23-25页
        3.1.4 砂体分散体系分析第25页
    3.2 沉积相识别标志第25-34页
        3.2.1 沉积学标志第26-31页
        3.2.2 测井相标志第31-33页
        3.2.3 地震相标志第33-34页
    3.3 岩-电-相模型建立第34-37页
    3.4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第37-38页
    3.5 沉积相特征第38-43页
        3.5.1 三角洲相第38-40页
        3.5.2 湖泊相第40-43页
第4章 沉积相时空展布及演化第43-58页
    4.1 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第43-44页
        4.1.1 垂直物源方向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第43页
        4.1.2 平行物源方向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第43-44页
    4.2 沉积相平面图编制第44-49页
    4.3 沉积相时空展布与演化第49-56页
    4.4 沉积相模式第56-58页
第5章 有利储集相带分析第58-60页
第6章 结论与认识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移动式NGH取样与测试智能连接装置研究
下一篇:电荷平衡净油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