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1.2 全双工通信技术 | 第20-24页 |
1.2.1 全双工通信简介 | 第20-22页 |
1.2.2 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技术 | 第22-23页 |
1.2.3 全双工通信面临的挑战 | 第23-24页 |
1.3 NOMA技术 | 第24-26页 |
1.3.1 NOMA简介 | 第25-26页 |
1.3.2 NOMA技术优势 | 第26页 |
1.4 Femtocell技术 | 第26-29页 |
1.4.1 Femtocell引入背景 | 第27-28页 |
1.4.2 Femtocell应用场景 | 第28页 |
1.4.3 Femtocell面临的挑战 | 第28-29页 |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结构安排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博弈论基础知识 | 第32-40页 |
2.1 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2.2 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2.3 预备知识 | 第34-35页 |
2.4 非合作博弈 | 第35-36页 |
2.5 演化博弈 | 第36-40页 |
第三章 无线全双工网络MAC协议 | 第40-6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41-43页 |
3.3 MAC协议及其分类 | 第43-44页 |
3.4 TF-MAC协议 | 第44-49页 |
3.4.1 RTS/FCTS/CTS握手机制 | 第44-47页 |
3.4.2 全双工退避算法 | 第47-49页 |
3.5 吞吐量分析 | 第49-56页 |
3.5.1 退避状态概率分布 | 第50-51页 |
3.5.2 数据传输概率 | 第51-54页 |
3.5.3 归一化吞吐量 | 第54-56页 |
3.6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6-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62-74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62-63页 |
4.3 NOMA通信原理 | 第63-65页 |
4.4 系统频谱利用率 | 第65-67页 |
4.5 用户组队方案 | 第67-69页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9-72页 |
4.7 结论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毫微微小区网络中采用双层博弈的资源分配方案 | 第74-90页 |
5.1 引言 | 第74-75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75-76页 |
5.3 OFDMA技术简介 | 第76-78页 |
5.4 双层博弈问题分析 | 第78-84页 |
5.4.1 基于非合作子博弈的功率控制 | 第78-80页 |
5.4.2 基于演化子博弈的子载波选择 | 第80-82页 |
5.4.3 双层博弈联合分布式算法 | 第82-84页 |
5.5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84-8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协作网络中采用双层博弈的资源分配方案 | 第90-106页 |
6.1 引言 | 第90-91页 |
6.2 协作中继技术 | 第91-92页 |
6.3 系统模型 | 第92-94页 |
6.4 双层博弈问题分析 | 第94-100页 |
6.4.1 中继节点功率控制的非合作子博弈 | 第94-96页 |
6.4.2 中继节点选择源节点的演化子博弈 | 第96-99页 |
6.4.3 双层博弈分布式算法 | 第99-100页 |
6.5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100-10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作者简介 | 第122-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