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聚酰亚胺的简介 | 第15-20页 |
1.2.1 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及分类 | 第15-17页 |
1.2.2 聚酰亚胺的性能 | 第17-18页 |
1.2.3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1.2.4 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的概述 | 第19页 |
1.2.5 聚酰亚胺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 第19-20页 |
1.3 同轴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 第20-24页 |
1.3.1 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1.3.2 同轴静电纺丝技术 | 第21-23页 |
1.3.3 同轴静电纺丝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第23-24页 |
1.4 聚酰亚胺金属复合材料的概述 | 第24-27页 |
1.4.1 纳米银的性能及应用 | 第24-25页 |
1.4.2 镍及镍的化合物 | 第25页 |
1.4.3 聚酰亚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1.4.4 聚酰亚胺/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6-27页 |
1.5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第27-29页 |
1.5.1 选题背景 | 第27-28页 |
1.5.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28页 |
1.5.3 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9-61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1-32页 |
2.2.3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制备 | 第32-35页 |
2.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2.2.5 PI/Ag复合纳米管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36-37页 |
2.2.6 PI/Ag复合纳米管的缓释性能 | 第37-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60页 |
2.3.1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形貌调控 | 第38-42页 |
2.3.2 PI/Ag复合纳米管表面银层的影响因素 | 第42-52页 |
2.3.3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FTIR表征 | 第52-53页 |
2.3.4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TEM表征 | 第53-54页 |
2.3.5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XRD表征 | 第54-55页 |
2.3.6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XPS表征 | 第55页 |
2.3.7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 | 第55-58页 |
2.3.8 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缓释性能研究 | 第58-6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的制备 | 第61-81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62页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62-63页 |
3.2.3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的制备 | 第63-64页 |
3.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64-65页 |
3.2.5 PI/Ni复合纳米管的缓释性能研究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3.3.1 表面预处理过程 | 第66-70页 |
3.3.2 活化中心形成的研究 | 第70-72页 |
3.3.3 化学镀过程的研究 | 第72-75页 |
3.3.4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SEM和能谱分析 | 第75-76页 |
3.3.5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TEM表征 | 第76页 |
3.3.6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FTIR表征 | 第76-77页 |
3.3.7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XRD表征 | 第77-78页 |
3.3.8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TGA表征 | 第78页 |
3.3.9 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缓释性能 | 第78-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3-95页 |
附件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