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植物与非生物环境论文--土壤因素论文

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团聚特性及其与植物地上生产力的关系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4页
        1.1.1 干湿交替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第15-21页
        1.1.2 土壤团聚体性质与植物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第21-23页
        1.1.3 干湿交替条件下生态系统支持服务的关系第23-24页
    1.2 科学问题与假设第24-25页
        1.2.1 科学问题第24页
        1.2.2 科学假设第24-25页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页
        1.3.2 研究意义第25-27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7-32页
        2.1.1 地理气候特征第27-29页
        2.1.2 植物群落分布情况第29-31页
        2.1.3 土壤理化性质第31-32页
    2.2 野外采样第32页
    2.3 试验方法第32-33页
        2.3.1 土壤样品前处理第32-33页
        2.3.2 土壤团聚体筛分第33页
        2.3.3 植物生物量测定第33页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方法第33-35页
        2.4.1 数据整理第33-34页
        2.4.2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第34-35页
    2.5 技术路线第35-37页
第3章 干湿交替对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第37-45页
    3.1 干湿交替对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第37-39页
    3.2 干湿交替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39-42页
    3.3 干湿交替条件下团聚体粒径分布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第42-43页
    3.4 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干湿交替下土壤团聚体变化与植物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第45-57页
    4.1 地上生物量第45-47页
    4.2 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第47-49页
    4.3 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与地上生物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第49-54页
    4.4 小结第54-57页
第5章 干湿交替下植物群落特征对土壤团聚特性与植物地上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第57-97页
    5.1 植物群落类型第57-70页
        5.1.1 植物群落类型对AGB的影响第61-65页
        5.1.2 植物群落类型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65-68页
        5.1.3 植物群落类型在MWD与AGB、ANPP关系中的链接作用第68-70页
    5.2 植物物种多样性第70-79页
        5.2.1 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植物群落AGB及ANPP的影响第73-75页
        5.2.2 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75-77页
        5.2.3 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日变化量、ANPP的链接作用第77-79页
    5.3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第79-91页
        5.3.1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对植物群落AGB的影响第84-86页
        5.3.2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86-88页
        5.3.3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AGB关系的影响第88-91页
    5.4 讨论第91-94页
    5.5 小结第94-9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7-101页
    6.1 主要结论第97-98页
    6.2 创新点第98页
    6.3 研究展望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9页
附录第109-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不同来源的二羟基苯甲酸脱羧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下一篇:红耳龟与土著龟热耐受、抗氧化能力和HSP70表达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