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宽恕制度评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基本原理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宽恕制度的概念及价值 | 第15-18页 |
一、宽恕制度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宽恕制度的价值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宽恕制度的三大原则 | 第18-21页 |
一、高额违法成本 | 第18-20页 |
二、强大查处力度 | 第20页 |
三、透明可预见规则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美国宽恕制度之概况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基本制度 | 第21-26页 |
一、公司宽恕制度 | 第21-23页 |
二、个人宽恕制度 | 第23-24页 |
三、额外宽恕制度 | 第24-25页 |
四、附加惩罚制度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相关措施 | 第26-28页 |
一、标记制度 | 第26页 |
二、保密措施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美国宽恕制度之反思 | 第28-35页 |
第一节 适用主体不全面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排除适用政策不明确 | 第29-30页 |
第三节 适用条件不合理 | 第30-32页 |
第四节 责任承担不明确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我国宽恕制度之借鉴完善 | 第35-44页 |
第一节 我国宽恕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执法机构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35-36页 |
二、违法成本过低 | 第36-37页 |
三、适用主体规定不合理 | 第37-38页 |
四、适用程序规定不完善 | 第38页 |
第二节 我国宽恕制度的完善措施 | 第38-44页 |
一、细化适用主体 | 第38-40页 |
二、明确适用条件 | 第40-42页 |
三、确定适用程序 | 第42-43页 |
四、优化执法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