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余强制分配的司法介入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第一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可诉性 | 第17-22页 |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 第17-19页 |
二、抽象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的基本原则 | 第22-26页 |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 第22-23页 |
二、司法介入的基本原则:公司自治兼顾公平正义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盈余分配之诉的实质要求 | 第26-31页 |
第一节 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26页 |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实质要求 | 第27-31页 |
一、要求一:公司存在可分配盈余 | 第27页 |
二、要求二:恶意长期不分配盈余或象征性分配盈余 | 第27-29页 |
三、股东滥用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盈余的表现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盈余分配之诉的程序要求 | 第31-39页 |
第一节 盈余分配之诉的主体要求 | 第31-34页 |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 第31-32页 |
二、主体要求:原被告适格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盈余分配之诉的举证要求 | 第34-39页 |
一、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 | 第34-36页 |
二、举证要求:举证责任及盈余分配数额的确定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