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桥基论文--桩基论文

软岩区域嵌岩桩侧阻力发挥机理及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桩基础历史第10-12页
        1.1.1 桩基础发展史简介第10-12页
        1.1.2 桩基础的适用性第12页
    1.2 桩基础的特点及分类第12-16页
        1.2.1 承载性状分类第12-13页
        1.2.2 使用目的分类第13页
        1.2.3 按桩身材料分类第13-14页
        1.2.4 按施工方法分类第14-16页
    1.3 嵌岩桩特点及承载机理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1 嵌岩桩特点第16页
        1.3.2 嵌岩桩承载机理研究第16-20页
    1.4 本文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机理研究第22-29页
    2.1 概述第22页
    2.2 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第22-23页
    2.3 桩岩结构面荷载传递机理第23-26页
        2.3.1 嵌岩桩侧阻力受力机制第23-25页
        2.3.2 基于剪胀效应的桩侧阻力表达式第25-26页
    2.4 嵌岩桩荷载传递函数第26-29页
第3章 混凝土-岩石接触面抗剪强度试验第29-53页
    3.1 概述第29页
    3.2 试样的材料与制作第29-31页
    3.3 试验仪器第31-34页
    3.4 试验方案第34-36页
    3.5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第36-42页
        3.5.1 试验目的第36-37页
        3.5.2 试验结果第37-42页
    3.6 试验结果的分析第42-53页
        3.6.1 法向荷载的影响第45-49页
        3.6.2 界面粗糙度(半波长)的影响第49-51页
        3.6.3 锯齿的非线性压缩第51-53页
第4章 考虑非线性压缩的荷载传递计算分析第53-62页
    4.1 概论第53页
    4.2 界面抗剪强度的发展第53-54页
    4.3 考虑锯齿压缩的侧阻力函数建立第54-57页
    4.4 桩身荷载传递计算方法第57-62页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第62-69页
    5.1 概述第62页
    5.2 工程概况第62页
    5.3 试桩工程概述第62-63页
    5.4 试桩试验条件概括第63-65页
    5.5 影响因素分析第65-68页
        5.5.1 剪胀角的影响第66-67页
        5.5.2 法向刚度的影响第67-68页
    5.6 本章总结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顺序优化方法
下一篇:基于MFI理论的桥梁动态称重系统移动荷载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