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体域网中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7-3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无线体域网简介第19-25页
        1.2.1 无线体域网基本架构第19-23页
        1.2.2 无线体域网的特点第23-25页
    1.3 无线体域网相关研究概述第25-27页
        1.3.1 无线体域网中资源分配策略概述第25-27页
        1.3.2 无线体域网面临的挑战第2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7-30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与安排第30-33页
第2章 无线体域网中资源分配策略的相关研究第33-43页
    2.1 引言第33-34页
    2.2 电池供电条件下的资源分配策略第34-38页
        2.2.1 无线体域网的长期服务质量保障第34-35页
        2.2.2 无线体域网的短期服务质量保障第35-38页
    2.3 能量采集模块供电条件下的资源分配第38-41页
        2.3.1 能量采集技术第38-40页
        2.3.2 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第40-41页
    2.4 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传输速率自适应辅助的高能效和服务质量支持的资源分配策略第43-67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系统模型第44-49页
        3.2.1 基本系统配置第44-45页
        3.2.2 能耗模型第45-46页
        3.2.3 路径损耗模型第46-47页
        3.2.4 排队模型第47-49页
    3.3 服务质量约束第49-50页
        3.3.1 丢包率约束第49-50页
        3.3.2 吞吐量约束第50页
        3.3.3 时延约束第50页
    3.4 资源分配的优化问题构建及简化求解第50-54页
        3.4.1 优化问题的转化第50-51页
        3.4.2 服务质量优化问题构建第51-54页
    3.5 传输速率自适应策略与基于优先级的重传策略第54-58页
        3.5.1 传输速率自适应策略第54-55页
        3.5.2 基于优先级的重传策略第55-58页
    3.6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58-63页
        3.6.1 仿真设置第58-60页
        3.6.2 仿真结果第60-63页
    3.7 本章小结第63-67页
第4章 基于缓存感知的能效和服务质量权衡的资源分配策略第67-89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缓存感知的节点状态评估方法第68-72页
        4.2.1 节点状态评估第68-70页
        4.2.2 节点状态评估方法第70-72页
    4.3 混合损失参数设计第72-75页
        4.3.1 服务质量损失函数第72-74页
        4.3.2 能量损失函数第74-75页
        4.3.3 混合损失参数第75页
    4.4 缓存感知的资源分配优化问题第75-78页
        4.4.1 资源分配优化问题第76页
        4.4.2 次优资源分配策略第76-78页
    4.5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78-86页
        4.5.1 仿真设置第78-81页
        4.5.2 仿真结果第81-86页
    4.6 本章小结第86-89页
第5章 基于能量采集的高能效资源分配策略第89-113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系统模型第90-92页
        5.2.1 节点架构和体域网拓扑第90-91页
        5.2.2 能量采集模型第91-92页
    5.3 长期服务质量保障的联合功率和数据源速率的控制策略第92-96页
        5.3.1 最大化吞吐量问题第92-94页
        5.3.2 优化问题转化第94-95页
        5.3.3 数据源速率配置第95-96页
    5.4 短期服务质量感知的时隙分配策略第96-101页
        5.4.1 能量采集过程分析第96-97页
        5.4.2 传感器节点状态评估第97-98页
        5.4.3 能量受限节点的时隙分配策略第98-99页
        5.4.4 能量充足节点的时隙分配策略第99-101页
    5.5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101-112页
        5.5.1 仿真设置第101-102页
        5.5.2 仿真结果第102-112页
    5.6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7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113-115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近似观测的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