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性能研究 | 第19-39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工程背景及分析条件 | 第19-23页 |
2.2.1 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2.2.2 分析模型 | 第20-21页 |
2.2.3 地震动输入 | 第21-23页 |
2.3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第23-29页 |
2.3.1 主塔地震响应特征 | 第23-25页 |
2.3.2 桥墩地震响应特征 | 第25-26页 |
2.3.3 结构位移响应特征 | 第26-28页 |
2.3.4 支座地震响应特征 | 第28-29页 |
2.4 桥梁抗震性能分析 | 第29-37页 |
2.4.1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第29-34页 |
2.4.2 关键构件抗弯能力评估 | 第34-35页 |
2.4.3 关键构件抗剪能力评估 | 第35-36页 |
2.4.4 支座抗震性能评估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斜拉桥横向约束体系对比研究 | 第39-62页 |
3.1 概述 | 第39页 |
3.2 分析工况 | 第39-43页 |
3.2.1 横向约束体系概念 | 第39-41页 |
3.2.2 支座破坏的分析模型 | 第41-42页 |
3.2.3 分析工况设置 | 第42-43页 |
3.3 不同约束体系的结果对比 | 第43-54页 |
3.3.1 主塔地震响应对比 | 第43-45页 |
3.3.2 桥墩地震响应对比 | 第45-47页 |
3.3.3 结构位移响应对比 | 第47-50页 |
3.3.4 支座地震响应对比 | 第50-54页 |
3.4 支座破坏参数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4-61页 |
3.4.1 最大摩擦系数μs的影响 | 第54-57页 |
3.4.2 破坏后摩擦系数μk的影响 | 第57-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粘滞阻尼器在斜拉桥横向约束体系中的应用 | 第62-94页 |
4.1 概述 | 第62页 |
4.2 粘滞阻尼器力学特征 | 第62-68页 |
4.2.1 | 第62-63页 |
4.2.2 粘滞阻尼器的耗能特征 | 第63-64页 |
4.2.3 粘滞阻尼器的分析模型 | 第64-68页 |
4.3 分析工况 | 第68-70页 |
4.4 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 | 第70-88页 |
4.4.1 辅助墩设置阻尼器的参数影响规律 | 第70-79页 |
4.4.2 过渡墩和辅助墩均设置阻尼器的参数影响规律 | 第79-88页 |
4.5 合理横向约束体系研究 | 第88-93页 |
4.5.1 不同约束体系的横向对比 | 第88-92页 |
4.5.2 斜拉桥合理横向约束体系 | 第92-9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5.1 结论 | 第94-95页 |
5.2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