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红黏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土石混填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红黏土的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红黏土概况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第16-27页 |
2.1 红黏土的成因 | 第16-18页 |
2.2 红黏土的物质组成 | 第18页 |
2.3 红黏土的颗粒分析 | 第18-20页 |
2.4 红黏土的天然含水率 | 第20-21页 |
2.5 红黏土的界限含水率 | 第21-24页 |
2.6 红黏土的自由膨胀率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 第27-45页 |
3.1 土的压实原理和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2 红黏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研究 | 第28-32页 |
3.2.1 试验方案 | 第28-29页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3.2.3 红黏土击实曲线的双峰特性 | 第31-32页 |
3.3 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振动压实试验 | 第32-37页 |
3.3.1 表面振动压实机理 | 第32-33页 |
3.3.2 试验方案 | 第33-34页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4 CBR试验 | 第37-43页 |
3.4.1 试验方案 | 第38-42页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现场试验路段研究 | 第45-65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5-46页 |
4.2 试验路段的铺设 | 第46-47页 |
4.3 路基施工参数及填筑方案选择 | 第47-58页 |
4.3.1 路用性能试验 | 第47-50页 |
4.3.2 填料要求 | 第50-51页 |
4.3.3 施工参数控制及机械选择 | 第51-54页 |
4.3.4 路堤填筑方案选择 | 第54-58页 |
4.4 路基分层厚度研究与数值模拟 | 第58-64页 |
4.4.1 基本假定 | 第58页 |
4.4.2 材料的计算参数 | 第58页 |
4.4.3 行车荷载 | 第58-60页 |
4.4.4 计算模型 | 第60-61页 |
4.4.5 模拟过程及结果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的现场施工方案及工后沉降 | 第65-78页 |
5.1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方案 | 第65-69页 |
5.1.1 地基表层处理 | 第65页 |
5.1.2 填石基底层的施工 | 第65-66页 |
5.1.3 下路堤施工 | 第66-68页 |
5.1.4 上路堤及路床的施工 | 第68页 |
5.1.5 施工注意事项 | 第68-69页 |
5.2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的防排水方案 | 第69-71页 |
5.2.1 路基防排水的基本原则及分类 | 第69-71页 |
5.2.2 路基的防排水方案 | 第71页 |
5.3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监测 | 第71-77页 |
5.2.1 路基沉降的控制指标。 | 第72页 |
5.2.2 沉降监测装置 | 第72-73页 |
5.2.3 沉降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73-7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