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导论 | 第6-16页 |
| 一、“民间”概念的提出及演变 | 第6-9页 |
| 二、以“民间”视阈进入尤凤伟小说的缘由与考量 | 第9-10页 |
| 三、尤凤伟知识分子立场、“民间”书写研究的整合与梳理 | 第10-14页 |
| 四、本论文的整体结构框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民间”书写与知识分子立场下的民间观 | 第16-23页 |
| 第一节 尤凤伟80年代民间化写作转向及美学意义 | 第16-19页 |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在场、坚守与民间叙事的融合 | 第19-23页 |
| 第二章 知识分子立场与民间文化空间的建构 | 第23-42页 |
| 第一节 “民间”传奇与“江湖” | 第23-29页 |
| 第二节 “民间”化的“历史”书写 | 第29-36页 |
| 第三节 “民间”苦难与生存 | 第36-42页 |
| 第三章 民间视角的“变异”与延伸 | 第42-54页 |
| 第一节 民间视角的延伸与底层民间的现实性问题 | 第43-47页 |
| 第二节 “民间”中的农民工 | 第47-50页 |
| 第三节 底层民间叙述的艺术策略 | 第50-54页 |
| 第四章 “民间”建构的比较——以尤凤伟、莫言和张炜为例 | 第54-62页 |
| 第一节 齐鲁文化背景与民间写作的选择 | 第54-56页 |
| 第二节 尤凤伟、莫言、张炜的“民间”之异与精神之殊 | 第56-62页 |
| 结语 | 第62-65页 |
| 附录一 尤凤伟,李涵:《历史、民间与知识分子——尤凤伟访谈录》 | 第65-72页 |
| 附录二 尤凤伟创作年表 | 第72-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 后记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