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 G-四链体结构 | 第10-11页 |
1.2 G-四链体生理功能 | 第11-12页 |
1.2.1 端粒G-四链体 | 第11页 |
1.2.2 启动子区域G-四链体 | 第11-12页 |
1.2.3 RNAG-四链体 | 第12页 |
1.3 G-四链体的研究技术 | 第12-16页 |
1.3.1 X-射线晶体衍射(X-ray) | 第12-13页 |
1.3.2 圆二色光谱(CD) | 第13页 |
1.3.3 核磁共振波谱(NMR) | 第13-14页 |
1.3.4 荧光 | 第14页 |
1.3.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 第14-15页 |
1.3.6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 第15-16页 |
1.3.7 特异性抗体 | 第16页 |
1.4 小分子探针 | 第16-20页 |
1.4.1 大环分子 | 第17-18页 |
1.4.2 菁染料 | 第18页 |
1.4.3 噻唑类染料 | 第18-19页 |
1.4.4 金属配合物 | 第19页 |
1.4.5 三苯代甲烷(TPM)染料 | 第19-20页 |
1.5 G-四链体探针的应用 | 第20-25页 |
1.5.1 离子探针 | 第20-21页 |
1.5.2 小分子检测 | 第21-22页 |
1.5.3 核酸识别 | 第22-23页 |
1.5.4 蛋白和酶的活性检测 | 第23-24页 |
1.5.5 分子逻辑门 | 第24-25页 |
1.6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基于硫磺素T的荧光探针设计 | 第26-31页 |
2.1 探针设计 | 第26-27页 |
2.2 探针合成 | 第27-28页 |
2.3 探针分子纯度鉴定 | 第28-30页 |
2.3.1 质谱分析 | 第28页 |
2.3.2 核磁共振波谱 | 第28-30页 |
2.3.3 元素分析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乙基取代的硫磺素T染料对G-四链体结构的特异性识别研究 | 第31-48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方案示意图 | 第32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3.3.1 实验试剂 | 第32-34页 |
3.3.2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3.4.1 ThT-E分子靶向识别G-四链体结构的可行性 | 第35-39页 |
3.4.2 核酸二级结构是ThT-E探针对G-四链体特异性识别的主要因素 | 第39-40页 |
3.4.3 ThT-E在紫外光下对G-四链体的识别 | 第40页 |
3.4.4 ThT-E在凝胶体系中对G-四链体的识别 | 第40-41页 |
3.4.5 ThT-E对非连续G-四链体的识别 | 第41-42页 |
3.4.6 ThT-E和ThT对G-四链体识别的比较 | 第42-45页 |
3.4.7 ThT-E与G-四链体作用模式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基于新型阳离子苯并噻唑荧光染料识别G-四链体的钾离子探针 | 第48-58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方案示意图 | 第49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3.1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4.3.3 样品制备 | 第50-5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4.4.1 设计原理 | 第51页 |
4.4.2 可行性分析 | 第51-53页 |
4.4.3 核酸浓度和pH对探针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4 钾离子检测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第55-56页 |
4.4.5 钾离子检测探针在实际样本检测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A G4LDB模拟结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