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5-16页 |
1.3 退耕还林政策及现状 | 第16-24页 |
1.3.1 相关政策规定 | 第16-18页 |
1.3.2 我国实行退耕还林的简述 | 第18-23页 |
1.3.3 木兰县概况及退耕还林现状 | 第23-24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4-2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2章 木兰县退耕还林对农户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27-37页 |
2.1 退耕农户家庭收入分析 | 第27-32页 |
2.1.1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2.1.2 基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 第28-29页 |
2.1.3 收入分析 | 第29-32页 |
2.2 退耕农户家庭支出分析 | 第32-34页 |
2.3 退耕与非退耕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差异变动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2.3.1 退耕与非退耕家庭的收入差异变动的验证 | 第34-35页 |
2.3.2 退耕与非退耕家庭的支出差异变动的验证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木兰县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37-46页 |
3.1 木兰县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 第37-38页 |
3.2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38页 |
3.3 对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3.5 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43页 |
3.6 对耕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 第43-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木兰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计量 | 第46-57页 |
4.1 对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计量的意义 | 第46页 |
4.2 涵养水源价值 | 第46-49页 |
4.2.1 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效益的实物计量 | 第46-48页 |
4.2.2 退耕还林水源拦蓄水效益的价值计量 | 第48-49页 |
4.3 水土保持价值 | 第49-52页 |
4.3.1 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物计量 | 第49-51页 |
4.3.2 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效益的价值计量 | 第51-52页 |
4.4 固碳释氧价值 | 第52-54页 |
4.4.1 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实物计量 | 第52-53页 |
4.4.2 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价值计量 | 第53-54页 |
4.5 改良土壤价值 | 第54-55页 |
4.5.1 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实物计量 | 第54-55页 |
4.5.2 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价值计量 | 第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发展建议 | 第57-64页 |
5.1 创新科学合理的补贴政策 | 第57-59页 |
5.2 加快市场化进程与产权改革 | 第59-61页 |
5.3 实现生态模式下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 第61-62页 |
5.4 加强技术和教育投入力度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