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地热研究常用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区地热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3.3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7页 |
2.1 自然地理 | 第16-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1.3 气象水文 | 第18-19页 |
2.2 地质条件 | 第19-24页 |
2.2.1 地质构造 | 第19-21页 |
2.2.3 地层岩性 | 第21-24页 |
2.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24-25页 |
2.4 地热地质特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第27-50页 |
3.1 水样的采集与测试 | 第27-31页 |
3.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31-45页 |
3.2.1 水化学类型分析 | 第31-34页 |
3.2.2 离子比例系数分析 | 第34-39页 |
3.2.3 热储温度及冷水混入比的估算 | 第39-44页 |
3.2.4 地热流体循环深度的估算 | 第44-45页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 第45-50页 |
第四章 环境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 | 第50-67页 |
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50-55页 |
4.1.1 水样的采集与测试 | 第50-52页 |
4.1.2 影响δ~(18)O富集的主要因素及对热储环境的指示意义 | 第52-55页 |
4.2 放射性同位素特征 | 第55-57页 |
4.3 锶同位素特征 | 第57-59页 |
4.3.1 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第57-58页 |
4.3.2 ~(87)Sr/~(86)Sr对热储流体成因演化的指示意义 | 第58-59页 |
4.4 硫同位素特征 | 第59-62页 |
4.4.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第60页 |
4.4.2 硫同位素的指示意义 | 第60-62页 |
4.5 环境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对比分析 | 第62-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