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气候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1-14页 |
| ·运用GIS研究气候资源现状 | 第11-12页 |
| ·RS和GIS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 第2章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设计 | 第16-24页 |
|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 ·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16-17页 |
| ·系统的性能要求 | 第17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 ·系统的环境和语言 | 第18-19页 |
|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第19页 |
| ·系统运行设计 | 第19-20页 |
| ·系统维护设计 | 第20页 |
|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 第20-21页 |
| ·错误处理原则 | 第21页 |
| ·错误日志文件名 | 第21页 |
| ·错误日志文件格式 | 第21页 |
| ·系统安全管理设计 | 第21-22页 |
|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 第22-24页 |
| ·数据备份 | 第22-23页 |
| ·数据恢复 | 第23-24页 |
| 第3章 系统数据管理及开发平台分析 | 第24-31页 |
| ·数据管理类型分析 | 第24-26页 |
| ·气象数据及气候资源数据管理类型分析 | 第24-25页 |
| ·生态环境信息数据管理类型分析 | 第25-26页 |
| ·关系数据库平台选择 | 第26-27页 |
|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特性 | 第27-28页 |
| ·VB数据开发接口及选择分析 | 第28-29页 |
| ·GIS二次开发方式选择 | 第29-31页 |
| 第4章 系统数据结构及内容 | 第31-34页 |
| ·系统库结构 | 第31页 |
| ·数据组织方式 | 第31页 |
| ·数据库方式管理及内容 | 第31-33页 |
| ·气象数据库 | 第31-32页 |
| ·气候资源数据源 | 第32-33页 |
| ·生态环境信息数据源 | 第33页 |
| ·数据库数据表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 ·气象及气候资源数据库数据字典表 | 第33页 |
| ·异常值定义 | 第33页 |
| ·气象数据库结构 | 第33页 |
| ·气候资源数据库结构 | 第33-34页 |
| 第5章 气候资源数据库系统 | 第34-49页 |
| ·气象数据及气候资源数据库主要功能 | 第34-42页 |
| ·数据采集 | 第34-35页 |
| ·站点选择 | 第35-37页 |
| ·数据查询 | 第37-38页 |
| ·数据按行或者按列统计计算 | 第38-39页 |
| ·数据排序 | 第39页 |
| ·数据计算 | 第39-40页 |
| ·数据修改 | 第40-41页 |
| ·数据显示 | 第41页 |
| ·数据输出 | 第41-42页 |
| ·气候资源数据计算原理 | 第42-44页 |
| ·农作物光合生产潜力 | 第42页 |
| ·生理辐射 | 第42页 |
| ·无霜期 | 第42-43页 |
| ·积温 | 第43页 |
| ·干燥度 | 第43页 |
| ·风压指数 | 第43-44页 |
| ·气象及气候资源数据分析主要功能实现 | 第44-49页 |
| ·数据源连接 | 第44-45页 |
| ·数据查询 | 第45页 |
| ·图形绘制 | 第45-46页 |
| ·数据列排序 | 第46-47页 |
| ·数据输出 | 第47-49页 |
| 第6章 极轨卫星遥感资料数据库系统 | 第49-52页 |
| ·极轨卫星遥感信息数据提取 | 第49页 |
| ·极轨卫星遥感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 第49-52页 |
| ·信息显示查询 | 第49-50页 |
| ·遥感数据的管理 | 第50页 |
| ·遥感数据报表 | 第50-51页 |
| ·遥感产品信息显示浏览 | 第51-52页 |
| 第7章 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系统 | 第52-72页 |
| ·生态环境信息数据提取 | 第52-53页 |
| ·遥感资料的选用 | 第52-53页 |
| ·调查步骤 | 第53页 |
| ·专业图层属性及数据录入 | 第53页 |
| ·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 第53-57页 |
| ·数据采集 | 第53-54页 |
| ·属性信息显示 | 第54页 |
| ·地图显示 | 第54-55页 |
| ·空间分析 | 第55页 |
| ·数据转换 | 第55-56页 |
| ·地理数据处理 | 第56页 |
| ·系统制图 | 第56-57页 |
| ·GIS系统辅助功能 | 第57页 |
| ·生态环境信息数据转换功能的实现 | 第57-64页 |
| ·Shape文件数据格式 | 第57-58页 |
| ·GRID文件数据格式 | 第58-60页 |
| ·卫星数据文件格式 | 第60-63页 |
| ·离散点文件数据格式 | 第63页 |
| ·文本边界文件数据格式 | 第63-64页 |
| ·边界文件向Shape文件转换 | 第64-67页 |
| ·离散点文件向GRID文件转换 | 第67页 |
| ·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 | 第67-72页 |
| ·点的变换 | 第68-69页 |
| ·矢量线段的变换 | 第69页 |
| ·多边形数据的转换 | 第69-72页 |
| 第8章 系统综合应用 | 第72-77页 |
| ·等值线图 | 第72-73页 |
| ·面积计算 | 第73-76页 |
| ·水稻面积计算 | 第73-74页 |
| ·水域面积计算 | 第74-75页 |
| ·湿地面积计算 | 第75-76页 |
| ·要素区划 | 第76-77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 附录Ⅰ | 第85-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