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治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1 社区第19页
        2.1.2 社区治理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公共治理理论第20-21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1页
        2.2.3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第23-35页
    3.1 清江浦区社区治理的举措和成效第23-29页
        3.1.1 清江浦区社区治理的基本做法第23-26页
        3.1.2 清江浦区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第26-29页
    3.2 清江浦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2.1 社区治理角色错位第29-30页
        3.2.2 社区治理权责不等第30页
        3.2.3 社区治理资源匮乏第30-31页
        3.2.4 多元治理主体中仍是政府独大第31-32页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5页
        3.3.1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第32-33页
        3.3.2 社区治理经费来源单一第33页
        3.3.3 缺乏多元共建长效机制第33-34页
        3.3.4 居民对社区归属感不强第34-35页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第35-41页
    4.1 国外社区治理的概况第35-36页
        4.1.1 美国:社区高度自治第35-36页
        4.1.2 新加坡: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治理第36页
        4.1.3 日本:混合式社区治理第36页
    4.2 国内其它地区社区治理的概况第36-39页
        4.2.1 上海:行政主导的社区治理第37页
        4.2.2 沈阳:居民自治为主的社区治理第37-38页
        4.2.3 清河实验:专家参与型社区治理第38页
        4.2.4 苏州工业园区:拓展社区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第38-39页
    4.3 经验借鉴第39-41页
        4.3.1 坚持治理主体多元化第39页
        4.3.2 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第39-40页
        4.3.3 优化社区运行机制第40页
        4.3.4 培育社区自治新风第40-41页
第5章 完善清江浦区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第41-51页
    5.1 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第41-42页
        5.1.1 政府部门明确自身职责不越位第41-42页
        5.1.2 居委会要认清自身性质不错位第42页
        5.1.3 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作用不缺位第42页
    5.2 建立权责明晰的运行机制第42-44页
        5.2.1 建立工作准入机制第43页
        5.2.2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第43页
        5.2.3 建立人员激励机制第43-44页
    5.3 加强社区发展的经费保障第44-45页
        5.3.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第44-45页
        5.3.2 强化经费使用管理第45页
        5.3.3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第45页
    5.4 健全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第45-48页
        5.4.1 厘清多元主体的工作职责第46-47页
        5.4.2 建立多元治理的议事平台第47-48页
        5.4.3 推进治理主体协调联动第48页
    5.5 培育积极文明的社区新风第48-51页
        5.5.1 充分释放居民自治活力第48-49页
        5.5.2 积极推进文明社区创建第49页
        5.5.3 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第49-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 访谈记录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持续照料社区”模式的夏县温泉养老综合体项目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