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2.3 研究评析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2章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4-27页 |
2.1.1 社区 | 第24-25页 |
2.1.2 社区养老服务 | 第25-26页 |
2.1.3 居家养老服务 | 第26-2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7-28页 |
2.2.2 福利多元理论 | 第28页 |
2.2.3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28-29页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9-30页 |
第3章 新北区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 第30-39页 |
3.1 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 第30-33页 |
3.1.1 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做法 | 第30-31页 |
3.1.2 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成效 | 第31-33页 |
3.2 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2.1 服务管理不规范 | 第33-34页 |
3.2.2 群众满意度不高 | 第34页 |
3.2.3 缺乏完善的服务设施 | 第34-35页 |
3.2.4 队伍建设滞后 | 第35页 |
3.3 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35-36页 |
3.3.2 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掌握不全面 | 第36页 |
3.3.3 社会未完成养老积累 | 第36-37页 |
3.3.4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第37页 |
3.3.5 专业人才支撑体系未建立 | 第37-39页 |
第4章 国内外典型地区和国家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第39-51页 |
4.1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经验 | 第39-45页 |
4.1.1 美国:退休社区 | 第39-41页 |
4.1.2 英国:社区照顾 | 第41-43页 |
4.1.3 日本:居家养老 | 第43-45页 |
4.2 国内其他地区社区养老服务概况 | 第45-48页 |
4.2.1 香港:全人照顾理念 | 第45-46页 |
4.2.2 台湾:老年社区营造 | 第46-47页 |
4.2.3 苏州:虚拟养老院 | 第47-48页 |
4.3 经验借鉴 | 第48-51页 |
4.3.1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法规 | 第48-49页 |
4.3.2 推动多元化主体参与养老服务 | 第49页 |
4.3.3 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团队 | 第49-51页 |
第5章 加强河海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对策 | 第51-60页 |
5.1 大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 第51-53页 |
5.1.1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第51页 |
5.1.2 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 第51-52页 |
5.1.3 积极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 第52-53页 |
5.1.4 不断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第53页 |
5.2 推行智慧社区养老管理模式 | 第53-55页 |
5.2.1 建设智慧养老综合平台 | 第53-54页 |
5.2.2 建立多元主体的养老服务机构体系 | 第54页 |
5.2.3 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 第54-55页 |
5.3 加大社区养老服务投入 | 第55-56页 |
5.3.1 多渠道筹集资金 | 第55页 |
5.3.2 大力扶持民间养老机构 | 第55页 |
5.3.3 加强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 第55-56页 |
5.4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模式 | 第56-58页 |
5.4.1 构建共同责任理念 | 第56-57页 |
5.4.2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 第57页 |
5.4.3 推进“医养融合”建设 | 第57-58页 |
5.5 打造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团队 | 第58-60页 |
5.5.1 提高全社会养老服务意识 | 第58页 |
5.5.2 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 第58页 |
5.5.3 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