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加密与解密论文

可实现图像内容认证与自恢复的脆弱水印算法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本文脆弱水印算法基本模型与评价准则第19-24页
    2.1 算法基本模型第19-20页
    2.2 评价准则第20-23页
        2.2.1 水印的嵌入容量第20-21页
        2.2.2 水印的隐蔽性第21-22页
        2.2.3 篡改定位效果第22页
        2.2.4 图像恢复效果第22-23页
        2.2.5 水印的安全性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具有多层篡改定位与恢复机制的脆弱水印算法第24-40页
    3.1 篡改凑巧问题的发生第24-25页
    3.2 具有多层篡改定位与恢复机制的脆弱水印算法第25-30页
        3.2.1 水印的生成与嵌入第25-27页
        3.2.2 多层篡改定位机制第27-28页
        3.2.3 多层图像恢复机制第28-30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0-39页
        3.3.1 水印隐蔽性分析第30-31页
        3.3.2 篡改定位与图像恢复效果分析第31-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水印容量可变的自恢复脆弱水印算法第40-59页
    4.1 DCT与SVD变换第40-44页
        4.1.1 DCT变换第40页
        4.1.2 SVD变换第40-41页
        4.1.3 SVD变换特征分析第41-44页
    4.2 水印的生成与嵌入第44-48页
        4.2.1 认证水印生成第45页
        4.2.2 变长恢复水印生成第45-47页
        4.2.3 水印嵌入第47-48页
    4.3 图像内容认证与自恢复第48-49页
        4.3.1 三层篡改定位机制第48页
        4.3.2 图像内容自恢复第48-49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58页
        4.4.1 水印嵌入容量与隐蔽性分析第49-50页
        4.4.2 篡改定位与图像恢复效果分析第50-58页
        4.4.3 水印安全性分析第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总结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8-7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脉图像轮廓线引导的三维虚拟地形合成
下一篇:图像分割、特征聚类与特征类匹配方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