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政府职能研究状况 | 第11页 |
1.2.2 国内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政府职能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视角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个人信息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信息 | 第16页 |
2.1.2 个人信息 | 第16-17页 |
2.1.3 个人信息安全 | 第17-18页 |
2.2 个人信息的分类 | 第18-20页 |
2.2.1 公民个人信息的一般分类 | 第18-19页 |
2.2.2 生物学性信息、社会学性信息和政治学性信息 | 第19-20页 |
2.3 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20-23页 |
2.3.1 个人信息的主体特征 | 第20-21页 |
2.3.2 个人信息的可识别特征 | 第21-22页 |
2.3.3 个人信息的价值特征 | 第22-23页 |
2.4 政府责任理论在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指引作用 | 第23-26页 |
2.4.1 政府责任理论概念 | 第23-24页 |
2.4.2 政府责任理论的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中指引作用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个人信息安全及使用现状 | 第26-36页 |
3.1 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状况问卷调查 | 第26-27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3.1.2 调查时间 | 第26页 |
3.1.3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3.1.4 调查内容 | 第26-27页 |
3.1.5 调查方式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7页 |
3.1.6 统计说明 | 第27页 |
3.2 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3.2.1 被调查网民的情况描述 | 第27-28页 |
3.2.2 网民对个人信息安全状况的认知情况分析 | 第28-32页 |
3.3 对公共管理者的访谈 | 第32-33页 |
3.4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使用现状 | 第33-36页 |
3.4.1 政府领域 | 第33页 |
3.4.2 商业领域 | 第33-34页 |
3.4.3 医疗领域 | 第34页 |
3.4.4 社交领域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 第36-40页 |
4.1 公共管理主体搜集个人信息后的管理失衡 | 第36-37页 |
4.2 非公共管理主体搜集个人信息现象突出 | 第37页 |
4.3 信息获取新技术对个人隐私的挑战 | 第37-38页 |
4.4 消费者个人信息被网络服务商获取的风险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政府职能建议 | 第40-46页 |
5.1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立法建设 | 第40-41页 |
5.2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监管处置 | 第41-43页 |
5.3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宣传引导 | 第43页 |
5.4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技术建设 | 第43-45页 |
5.5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救济维权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一 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附录二 网民调查问卷赋分情况及评分标准 | 第52-53页 |
附录三 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者的访谈纪要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