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本论文的理论工具 | 第13页 |
1 政治参与理论 | 第13页 |
2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3-14页 |
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本论文的结构 | 第14页 |
(五)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 预期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不足 | 第15-16页 |
二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一)村民自治 | 第16页 |
(二)村民委员会 | 第16页 |
(三)农村选举 | 第16页 |
(四)选民 | 第16-18页 |
三 G县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现状 | 第18-24页 |
(一)G县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情况 | 第18-19页 |
(二)G县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调查研究分析 | 第19页 |
1 调查过程 | 第19页 |
2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三)调查数据分析 | 第19-24页 |
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2 对村委会换届选举了解情况 | 第21-22页 |
3 候选人如何确定 | 第22页 |
4 对换届选举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 第22-24页 |
四 G县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31页 |
(一)候选人质量不高 | 第24-25页 |
1 候选人年龄总体偏大,文化程度不高 | 第24页 |
2 经济能人少 | 第24-25页 |
3 老面孔多,村干部渐职业官僚化 | 第25页 |
(二)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25-27页 |
1 拉票贿选 | 第26页 |
2 黑恶势力 | 第26-27页 |
(三)宗族势力的干扰 | 第27-29页 |
1 选民宗族意识强 | 第27-28页 |
2 竞选人宗族意识强 | 第28-29页 |
(四)实践主体存在不良心态 | 第29-31页 |
1 随意心态 | 第29页 |
2 参与意识淡薄 | 第29-30页 |
3 牟利心态 | 第30-31页 |
五 G县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分析 | 第31-36页 |
(一)候选人质量不高原因 | 第31-32页 |
1 人才尤其是年轻一辈人才流失 | 第31页 |
2 经济能人不愿当村官 | 第31-32页 |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原因 | 第32-34页 |
1 村民民主法治意识淡薄 | 第33页 |
2 选举程序有不规范地方 | 第33页 |
3 非法经济利益的驱使 | 第33-34页 |
(三)宗族势力干扰民主选举原因 | 第34-35页 |
1 经济原因 | 第34页 |
2 政治原因 | 第34页 |
3 文化因素 | 第34-35页 |
(四)实践主体存在不良心态原因 | 第35-36页 |
六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对策 | 第36-41页 |
(一)推动农村发展,用好人才、吸引人才 | 第36-37页 |
1 加快小城镇建设 | 第36页 |
2 机制创新,拓宽农村精英人才政治参与渠道 | 第36页 |
3 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回流机制 | 第36-37页 |
(二)打击不正之风,消除阻碍势力 | 第37-38页 |
1 要依法对不正当竞争者进行严肃查处 | 第37页 |
2 完善选举程序 | 第37页 |
3 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消除权力寻租 | 第37-38页 |
(三)内外联动,控制与引导并重,消除宗族势力干扰 | 第38-39页 |
1 提升权利意识 | 第38页 |
2 建立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和救济制度 | 第38页 |
3 加强对宗族势力的控制和引导 | 第38-39页 |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升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 | 第39-41页 |
1 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引导 | 第39页 |
2 加强民主监督 | 第39页 |
3 增加农民收入,为基层民主进步筑牢经济基础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