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作感知的车联网缩微模型设计与验证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车联网协作感知关键技术 | 第12-22页 |
2.1 智能感知技术 | 第12-15页 |
2.1.1 车联网智能感知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2.1.2 红外传感技术介绍 | 第13页 |
2.1.3 超声波测距技术介绍 | 第13-14页 |
2.1.4 光电码盘测速技术介绍 | 第14-15页 |
2.2 无线通信技术 | 第15-18页 |
2.2.1 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2.2.2 WiFi通信技术介绍 | 第16-17页 |
2.2.3 Zigbee通信技术介绍 | 第17-18页 |
2.3 协作控制技术 | 第18-20页 |
2.3.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第18-19页 |
2.3.2 多模协作无线通信 | 第19页 |
2.3.3 整体的协作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缩微模型系统架构与硬件设计 | 第22-34页 |
3.1 系统整体架构及分析 | 第22-27页 |
3.1.1 系统逻辑架构 | 第22-23页 |
3.1.2 系统网络架构 | 第23-24页 |
3.1.3 系统各模块功能分析 | 第24-27页 |
3.1.4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 第27页 |
3.2 系统硬件设计介绍 | 第27-33页 |
3.2.1 硬件整体架构 | 第27-28页 |
3.2.2 缩微车硬件设计 | 第28-31页 |
3.2.3 移动中继硬件设计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缩微模型软件设计 | 第34-46页 |
4.1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第34-36页 |
4.2 系统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选择 | 第36-37页 |
4.3 缩微车软件设计 | 第37-39页 |
4.3.1 自动循迹的实现 | 第37-38页 |
4.3.2 前车距离检测方法 | 第38页 |
4.3.3 车辆跟随与追赶策略 | 第38-39页 |
4.4 移动中继软件设计 | 第39-42页 |
4.4.1 数据中继的实现 | 第39-40页 |
4.4.2 图像处理的方法 | 第40-41页 |
4.4.3 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辆控制策略 | 第41-42页 |
4.5 控制中心软件 | 第42-44页 |
4.5.1 状态数据的解析 | 第42页 |
4.5.2 地图更新的实现 | 第42-43页 |
4.5.3 图形界面设计 | 第43-44页 |
4.6 辅助软件 | 第44-45页 |
4.6.1 控制方法实现 | 第44-45页 |
4.6.2 图形界面设计 | 第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缩微模型系统功能验证 | 第46-54页 |
5.1 自主协调案例 | 第46-50页 |
5.1.1 协调场景分析 | 第46-47页 |
5.1.2 协调方法设计 | 第47-49页 |
5.1.3 协调效果验证 | 第49-50页 |
5.2 协作定位案例 | 第50-53页 |
5.2.1 初期定位分析 | 第50-51页 |
5.2.2 协作方法设计 | 第51-52页 |
5.2.3 协作定位验证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总结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