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背景下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创新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国外公安行政执法与社会管理 | 第9-10页 |
(一) 西方国家社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9页 |
(二) 社会管理与警察职能履行 | 第9-10页 |
二、国内公安行政执法与社会管理 | 第10-12页 |
(一)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界定 | 第11页 |
(二) 公安机关执法与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三) 公安机关执法与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 第11-12页 |
(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与社会管理创新 | 第12页 |
三、选题的目的和总体思路 | 第12-14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12-13页 |
(二) 总体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14-24页 |
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情况 | 第14-15页 |
(一) 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 第14页 |
(二) 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 第14-15页 |
(三) 规范执法扎实推进 | 第15页 |
(四) 办案场所进一步规范 | 第15页 |
二、执法监督和队伍建设的情况 | 第15-18页 |
(一) 执法监督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二) 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 第17-18页 |
三、社会管理的基本经验和创新 | 第18-24页 |
(一) 社会管理的基本经验 | 第19-21页 |
(二) 社会管理创新亮点体现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 | 第24-31页 |
一、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 | 第24-26页 |
(一)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多 | 第24页 |
(二) 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各类社会矛盾增多 | 第24-25页 |
(三) 随着产业调整,社会闲散人员增多 | 第25页 |
(四) 社会流动加快,跨区域流动犯罪情况突出 | 第25页 |
(五) 网络技术普及较快,电子化犯罪增加 | 第25-26页 |
(六) 群众维权意识增加,社会诉求提高 | 第26页 |
(七) 国家安全形势严峻,维稳压力增大 | 第26页 |
二、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1页 |
(一) 公安执法和社会管理定位不明确 | 第26-27页 |
(二)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运行不畅 | 第27页 |
(三) 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方式仍然欠缺 | 第27-28页 |
(四) 行政执法仍存在不规范现象 | 第28页 |
(五) 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 | 第28-29页 |
(六) 公安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第29页 |
(七) 工作生活资源保障不足影响警员工作积极性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对策 | 第31-38页 |
一、加强公安行政执法的制度规章建设建议 | 第31-32页 |
(一)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 第31页 |
(二) 细化执法工作流程 | 第31页 |
(三) 完善公安干警执法评价标准 | 第31页 |
(四) 建立协、辅警管理制度 | 第31-32页 |
二、坚持执法程序和过程公开 | 第32-33页 |
(一) 落实公开原则 | 第32页 |
(二) 扩大警务公开 | 第32-33页 |
三、完善执法监督 | 第33-34页 |
(一) 树立监督意识 | 第33页 |
(二) 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 | 第33页 |
(三) 加强公安执法外部监督 | 第33-34页 |
(四) 加强科技手段在监督中的应用 | 第34页 |
四、强化队伍建设 | 第34-35页 |
(一) 强化对公安民警的培训 | 第34页 |
(二) 建立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 | 第34-35页 |
(三) 加强协辅警队伍建设 | 第35页 |
(四) 合理搭配民警,优势互补 | 第35页 |
五、创新社会管理 | 第35-38页 |
(一) 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 第35页 |
(二)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 第35-36页 |
(三)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内容 | 第36页 |
(四)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 第36-37页 |
(五)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