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床设计、制造与维修论文

滑动结合面的宏介观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引言第10-11页
        1.1.2 研究结合面的重要意义第11-13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结合面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机床导轨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课题的提出及来源第18-19页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2页
第二章 部分膜状态下粗糙结合面研究理论第22-40页
    2.1 粗糙表面的分形接触模型第22-28页
        2.1.1 Hertz接触模型第22-23页
        2.1.2 G-W统计学接触分形模型第23-25页
        2.1.3 分形接触模型第25-28页
    2.2 粗糙结合面间的流体特性第28-33页
        2.2.1 微观动压效应第29-30页
        2.2.2 粗糙结合面间部分膜的挤压效应第30-33页
    2.3 滑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的测量原理及力学模型第33-37页
        2.3.1 典型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回顾第33-35页
        2.3.2 力学模型及测量原理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40页
第三章 润滑粗糙结合面的建模与分析第40-52页
    3.1 粗糙润滑接合面的并联接触模型第40-41页
    3.2 润滑粗糙结合面法向分形接触模型第41-45页
        3.2.1 结合面固体接触部分法向刚度和阻尼第41-43页
        3.2.2 结合面油膜接触部分法向刚度和阻尼第43-45页
    3.3 润滑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分析第45-49页
        3.3.1 固体接触部分法向等效刚度第46页
        3.3.2 液体接触部分法向等效刚度第46-47页
        3.3.3 润滑结合面法向综合等效刚度第47-48页
        3.3.4 润滑结合面法向综合等效阻尼第48-49页
    3.4 微凸体润滑油膜弹性支承机理初探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滑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识别第52-64页
    4.1 滑动结合面实验台设计第52-53页
    4.2 测试设备简介第53-55页
    4.3 滑动结合面法向静/动刚度和阻尼实验第55-63页
        4.3.1 滑动结合面静止状态基础特性数据识别第57-61页
        4.3.2 滑动结合面运动状态基础特性数据识别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8页
    5.1 研究成果总结第64-65页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第65页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第65-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S2-TiB2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ECM的组合模型在农林牧渔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