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7-11页 |
1 采前会与周例会:什么在决定新闻选题 | 第11-17页 |
1.1 采前会:以“新闻价值观”为指导 | 第12-14页 |
1.2 周例会与选题确定的实际考量 | 第14-17页 |
1.2.1 部门的性质 | 第14-15页 |
1.2.2 报社的商业利益 | 第15页 |
1.2.3 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经验 | 第15-17页 |
2 消息采集的“效率最优”原则 | 第17-22页 |
2.1 “公共领域”的诉求与信源的固定化 | 第17-20页 |
2.2 记者的专业性与消息采集的“模式化” | 第20-22页 |
3 筛选与审核:以“政治正确”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 第22-26页 |
3.1 编辑部的新闻把关 | 第22-23页 |
3.2 记者的“说服技巧” | 第23-24页 |
3.3 “专题”稿件的特殊处理 | 第24-26页 |
4 叙述的方式:记录事实还是讲述故事? | 第26-32页 |
4.1 记者的叙事技巧 | 第26-28页 |
4.2 编辑的版面制作规则 | 第28-29页 |
4.3 信源的“新闻参与” | 第29-30页 |
4.4 受众的阅报习惯 | 第30-32页 |
5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 | 第32-35页 |
5.1 新媒体技术与新闻生产的变革 | 第32-33页 |
5.2 变与不变:新媒体时代的“旧惯例” | 第33-35页 |
6 结论:“新闻专业主义”的“迷思”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