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8-10页 |
第一章 传染性喉气管炎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1.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2.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2.1 基本生物学特性 | 第11-13页 |
2.2 基因组结构 | 第13页 |
2.3 基因及其编码的主要蛋白 | 第13-16页 |
3.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试验 | 第19-51页 |
1. 材料 | 第20-22页 |
1.1 菌株、细胞、质粒和毒株 | 第20页 |
1.2 鸡胚及实验动物 | 第20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1.4 分子生物学软件 | 第21页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 方法 | 第22-32页 |
2.1 ILTV gB、gD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22页 |
2.1.1 原核表达 | 第22页 |
2.1.2 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22页 |
2.2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转移质粒的构建 | 第22-27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2.2.2 ILTV gB、gD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2.2.3 转移质粒pHVT-gB、pHVT-gD的构建 | 第25-27页 |
2.3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rHVT-gB、rHVT-gD的构建 | 第27-30页 |
2.3.1 HVT FC-126基因组的获取 | 第27-28页 |
2.3.2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28页 |
2.3.3 重组病毒rHVT-gB、rHVT-gD的构建 | 第28-30页 |
2.4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rHVT-gB、rHVT-gD的免疫效力试验 | 第30-32页 |
2.4.1 重组病毒对ILT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 | 第30-32页 |
2.4.2 重组毒株对MD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 | 第32页 |
2.4.3 统计学分析 | 第32页 |
3. 结果 | 第32-48页 |
3.1 ILTV gB、gD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32-33页 |
3.1.1 原核表达 | 第32-33页 |
3.1.2 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33页 |
3.2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33-37页 |
3.2.1 引物设计 | 第33-34页 |
3.2.2 ILTV gB、gD基因的克隆 | 第34-35页 |
3.2.3 转移质粒pHVT-gB、pHVT-gD的构建 | 第35-37页 |
3.3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rHVT-gB、rHVT-gD的构建 | 第37-41页 |
3.3.1 HVT FC-126基因组的获取 | 第37页 |
3.3.2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37-38页 |
3.3.3 重组病毒rHVT-gB、rHVT-gD的构建 | 第38-41页 |
3.4 重组火鸡疱疹病毒rHVT-gB、rHVT-gD的免疫效力试验 | 第41-48页 |
3.4.1 重组病毒对ILT的免疫保护试验 | 第41-48页 |
3.4.2 重组病毒对MD的免疫保护试验 | 第48页 |
4. 讨论 | 第48-51页 |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