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大庆市大同区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地区和研究方法第16-26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6-18页
        2.1.1 八井子乡第16页
        2.1.2 太阳升镇第16-17页
        2.1.3 老山头乡第17页
        2.1.4 双榆树乡第17-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3页
        2.2.1 数理统计方法第19-20页
        2.2.2 地统计学分析法第20-23页
    2.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23-25页
        2.3.1 土壤采样点的确定第23页
        2.3.2 采样方法及保存第23-24页
        2.3.3 样品的分析方法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土壤养分的半方差函数分析第26-42页
    3.1 数据预处理第26-32页
        3.1.1 异常值的剔除第26页
        3.1.2 正态分布检验第26-28页
        3.1.3 趋势面剔除第28-31页
        3.1.4 数据坐标转换第31-32页
    3.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特征第32-36页
    3.3 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3.4 土壤养分的半方差函数分析及理论模型第37-41页
        3.4.1 土壤养分含量在各向同性条件下的变异第37-39页
        3.4.2 土壤养分含量在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变异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第42-56页
    4.1 土壤养分空间插值方法及原则第42-43页
        4.1.1 空间插值方法选择的原则第42页
        4.1.2 空间插值方法的分类第42-43页
    4.2 四种空间插值方法的结果与比较第43-46页
        4.2.1 四种空间插值方法的结果第43-45页
        4.2.2 四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第45-46页
    4.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第46-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肥和非农植物多样性对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RTV涂层损伤对绝缘子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