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查询法 | 第15-16页 |
1.4.2 实地调研法 | 第16页 |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6页 |
1.4.4 网络调查法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7页 |
1.6.2 研究模型的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2.1.1 目的地形象研究 | 第19-20页 |
2.1.2 游客行为意愿研究 | 第20-21页 |
2.1.3 积极情绪研究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情绪评价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 第23页 |
2.2.3 满意度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31页 |
3.1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概况 | 第25页 |
3.2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概况与分析 | 第25-28页 |
3.2.1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概况 | 第25-27页 |
3.2.2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分析 | 第27-28页 |
3.3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旅游形象定位与营销分析 | 第28-31页 |
3.3.1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 第28页 |
3.3.2 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旅游形象营销分析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1-41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31-33页 |
4.2.1 已有研究模型 | 第31-32页 |
4.2.2 本研究模型 | 第32-33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4.3.1 目的地形象与积极情绪、满意度、行为意愿关系的假设 | 第33-34页 |
4.3.2 积极情绪与满意度、行为意愿关系的假设 | 第34页 |
4.3.3 满意度与行为意愿关系的假设 | 第34-35页 |
4.4 变量界定 | 第35页 |
4.5 量表设计 | 第35-37页 |
4.5.1 目的地形象的测量 | 第35-36页 |
4.5.2 积极情绪的测量 | 第36页 |
4.5.3 满意度的测量 | 第36-37页 |
4.5.4 行为意愿的测量 | 第37页 |
4.6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7-41页 |
4.6.1 问卷的设计 | 第37页 |
4.6.2 问卷的预调研 | 第37-39页 |
4.6.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41-49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5.2 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5.2.1 量表整体信度分析 | 第42页 |
5.2.2 各变量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5.3 因子分析 | 第43页 |
5.4 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 | 第43-49页 |
5.4.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43-45页 |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第45-46页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对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启示 | 第50-52页 |
6.2.1 重视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形象设计和景区居民参与 | 第50-51页 |
6.2.2 激发游客积极情绪,提高游客的行为意愿 | 第51页 |
6.2.3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保证景观的协调一致性 | 第51页 |
6.2.4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资源,进行立体化营销推广 | 第51-52页 |
6.2.5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第52页 |
6.3 研究展望及局限 | 第52-55页 |
6.3.1 研究局限 | 第52-53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