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私营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及其法律保护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导论第14-24页
    一、选题的意义第14-16页
        (一) 理论意义第14-15页
        (二) 实践意义第15-16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9页
        (一) 关于劳动报酬权的基础理论研究第16-17页
        (二) 关于侵害劳动报酬权现象的研究第17-18页
        (三) 关于劳动报酬权保护途径的研究第18-19页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一) 研究思路第19-21页
        (二) 研究方法第21页
    四、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第21-24页
        (一) 本文的主要观点第21-23页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第23-2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报酬权”的基础理论第24-36页
    一、雇工工资理论第24-29页
        (一)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形成第24-26页
        (二) 资本家利润来源的实质第26-27页
        (三) 工资与劳动价值的关系第27-29页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第29-33页
        (一) 劳动报酬权的人权属性第29-30页
        (二) 异化劳动对人权的侵犯第30-32页
            1. 劳动对象的异化第31页
            2. 劳动自身的异化第31-32页
        (三) 异化劳动对人本质的否认第32-33页
    三、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工资分配方式的设想第33-36页
        (一) 劳动力的非商品化第33-34页
        (二) 劳动合作关系下的工资分配权第34-36页
第二章 劳动报酬权内涵与性质解读及价值分析第36-55页
    一、劳动报酬权的概念第36-40页
        (一) 劳动报酬权概念的历史沿革第36-38页
        (二) 劳动报酬权的界定第38-40页
    二、劳动报酬权的内容第40-44页
        (一) 劳动报酬请求权第40-41页
        (二) 劳动报酬谈判权第41-42页
        (三) 劳动报酬支配权第42-43页
        (四) 劳动报酬救济权第43-44页
    三、劳动报酬权的性质第44-48页
        (一) 公权性质第45-47页
        (二) 私权性质第47-48页
    四、劳动报酬权的价值第48-55页
        (一) 正义价值第49-50页
        (二) 秩序价值第50-52页
        (三) 安全价值第52-55页
第三章 我国私营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受侵害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第55-70页
    一、私营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受侵害的表现形式第55-62页
        (一) 劳动报酬过低第56-57页
        (二) 拖欠劳动报酬第57-58页
        (三) 剥夺加班报酬第58-59页
        (四) 规避最低工资第59-61页
        (五) 工资增幅过慢第61-62页
    二、私营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被侵害的原因分析第62-70页
        (一) 企业方思想理念上存在误区第63-64页
        (二) 企业方垄断工资决策第64-66页
        (三) 劳动报酬权保护的规定不合理第66-67页
        (四) 劳动者自身议价能力弱第67-70页
第四章 我国私营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的实现第70-95页
    一、保护劳动报酬权理念重塑第70-74页
        (一) 劳资共赢理念第70-71页
        (二) 利润分享理念第71-72页
        (三) 向最不利者倾斜的理念第72-74页
    二、劳动报酬合意规则的构建第74-81页
        (一) 明确赋予职工享有劳动报酬共决权第75-76页
        (二) 完善集体谈判和个别谈判中的程序正义规则第76-78页
        (三) 增强工会的职能第78-81页
    三、制定合理的保护劳动报酬权规定第81-88页
        (一) 完善最低工资的规定第81-84页
        (二) 填补加班报酬规定的漏洞第84-87页
        (三) 优化劳动报酬权救济的规定第87-88页
    四、提升劳动者的议价能力第88-95页
        (一)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第88-90页
        (二) 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第90-91页
        (三) 政府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扶持第91-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