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工业硅概述 | 第12-20页 |
1.2.1 工业硅的生产 | 第12-14页 |
1.2.2 工业硅的应用 | 第14-17页 |
1.2.3 工业硅的提纯方法 | 第17-20页 |
1.3 硅包精炼 | 第20-23页 |
1.3.1 硅包精炼概述 | 第20-22页 |
1.3.2 硅包精炼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工作内容 | 第23-25页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4.2 本文工作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硅包底吹气精炼的水模型研究 | 第25-37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2.1.1 几何相似 | 第25页 |
2.1.2 动力相似 | 第25-26页 |
2.2 实验参数的计算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7-29页 |
2.3.1 喷嘴位置的设计 | 第27-28页 |
2.3.2 吹气量的选定 | 第28-29页 |
2.4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9-31页 |
2.4.1 实验装置 | 第29-31页 |
2.4.2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2.5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31-36页 |
2.5.1 单喷嘴的喷嘴位置和吹气量对混匀时间的影响 | 第31-33页 |
2.5.2 双喷嘴的喷嘴位置和吹气量对混匀时间的影响 | 第33-35页 |
2.5.3 单喷嘴和双喷嘴的最佳条件对比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硅包底吹气精炼的数值模型研究 | 第37-51页 |
3.1 Fluent软件简介 | 第37-39页 |
3.1.1 Fluent概述 | 第37-39页 |
3.1.2 多相流模型 | 第39页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3.2.1 基本假设 | 第39-40页 |
3.2.2 基本方程 | 第40-41页 |
3.2.3 边界条件 | 第41页 |
3.3 数值模型方案及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3.3.1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1-42页 |
3.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3-50页 |
3.4.1 不同喷嘴布置方式对精炼效果的影响 | 第43-49页 |
3.4.2 不同吹气量对精炼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透气砖喷嘴硅包精炼的数值模型及工厂试验 | 第51-65页 |
4.1 透气砖喷嘴硅包精炼的数值模拟 | 第51-57页 |
4.1.1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4.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4.2 透气砖喷嘴硅包精炼的工厂试验 | 第57-64页 |
4.2.1 试验现象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4.2.2 产品硅中Al、Ca杂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4.2.3 硅锭中Al、Ca杂质的分布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