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朝鲜社会及诗学动态 | 第7-25页 |
第一节 朝鲜慕华心态对文学的影响 | 第7-18页 |
第二节 朝鲜诗论家对诗歌风格的不同看法 | 第18-22页 |
第三节 朝鲜诗评对中国诗学的因承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申钦对中国诗歌理论的取舍态度 | 第25-36页 |
第一节 对文学本质的定位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清”的风格追求 | 第27-31页 |
第三节 以唐为尊的导向 | 第31-36页 |
第三章 申钦诗歌创作对中国诗学的接受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博采众体,自成一家 | 第36-39页 |
第二节 仿和名家名篇 | 第39-41页 |
第三节 青睐汉文化意象 | 第41-43页 |
第四节 达情的创作意识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申钦诗论的诗学影响 | 第46-52页 |
第一节 申钦诗论的新意与影响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诗学观念对朝鲜诗学影响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对家族文学的影响 | 第49-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