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给水、卫生系统论文

羟基自由基快速氧化降解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6页
    1.1 远洋航运现状与船舶饮用水问题第15-17页
        1.1.1 我国远洋运输发展状况第15页
        1.1.2 船舶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处理方法第15-17页
    1.2 水体富营养化威胁饮用水安全第17-18页
    1.3 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来源及污染现状第18-22页
        1.3.1 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第19-20页
        1.3.2 二-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来源第20-21页
        1.3.3 饮用水中致嗅物质污染现状第21-22页
    1.4 致嗅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第22-24页
        1.4.1 感官分析第22-23页
        1.4.2 致嗅物质的EPA检测方法第23页
        1.4.3 现有致嗅物质前处理方法第23-24页
    1.5 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去除方法第24-30页
        1.5.1 活性炭吸附法第25-26页
        1.5.2 生物降解法第26-27页
        1.5.3 氯氧化剂法第27-28页
        1.5.4 高锰酸盐氧化法第28-29页
        1.5.5 O_3单独氧化法第29-30页
    1.6 羟基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氧化降解致嗅物质第30-33页
        1.6.1 羟基自由基特性第30-31页
        1.6.2 TiO_2光催化法第31页
        1.6.3 Fenton法第31-32页
        1.6.4 臭氧组合高级氧化法第32-33页
        1.6.5 其它高级氧化法第33页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3-36页
        1.7.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1.7.2 课题的技术路线第34-36页
第2章 羟基自由基高效生成及总氧化剂溶解影响因素研究第36-52页
    2.1 羟基自由基高效生成的研究方案设计第36-37页
        2.1.1 高效生成羟基自由基技术路线第36-37页
        2.1.2 羟基自由基和总氧化剂检测流程第37页
    2.2 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总氧化剂的高效生成第37-46页
        2.2.1 大气压下微流注与微辉光交替促成的强电离放电第37-40页
        2.2.2 大气压强电离放电生成高浓度氧活性粒子第40-42页
        2.2.3 水力射流空化高效生成羟基自由基的等离子化学过程第42-43页
        2.2.4 在水中生成·OH的实验验证第43-45页
        2.2.5 气液比对氧活性粒子溶解效率的影响第45-46页
    2.3 水质因素对总氧化剂衰减消耗影响的研究第46-50页
        2.3.1 水体温度的影响第46-47页
        2.3.2 天然有机物的影响第47-48页
        2.3.3 碳酸盐的影响第48-49页
        2.3.4 硫酸盐的影响第49-50页
        2.3.5 氯离子的影响第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的2-MIB和GSM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2-69页
    3.1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52-53页
        3.1.1 2-MIB和GSM标样的配制第52-53页
        3.1.2 GC/MS分析条件第53页
    3.2 顶空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条件优化第53-63页
        3.2.1 加盐量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第54-56页
        3.2.2 萃取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3.2.3 萃取温度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第57-58页
        3.2.4 搅拌速度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3.2.5 解析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第60-61页
        3.2.6 正交方法前处理条件优化第61-63页
    3.3 确立GSM和2-MIB检测方法第63-67页
        3.3.1 检测标准色谱图第63页
        3.3.2 致嗅物质2-MIB和GSM质谱图第63-64页
        3.3.3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第64-65页
        3.3.4 分析方法精确度和回收率检验第65-66页
        3.3.5 实际水体中2-MIB和GSM分析测定第66-67页
    3.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羟基自由基快速氧化降解水中2-MIB研究第69-101页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9-71页
        4.1.1 实验材料第69页
        4.1.2 实验装置第69-70页
        4.1.3 检测方法第70-71页
    4.2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2-MIB实验第71-75页
        4.2.1 氧化降解2-MIB剂量-效应关系第71-72页
        4.2.2 氧化降解2-MIB的时间-效应关系第72-74页
        4.2.3 氧化剂投加方式对2-MIB氧化降解的影响第74-75页
    4.3 淬灭剂对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2-MIB的影响第75-78页
        4.3.1 叔丁醇对轻基自由基降解2-MIB的影响第76-77页
        4.3.2 甲醇对羟基自由基降解2-MIB的影响第77-78页
    4.4 水质因素对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2-MIB的影响第78-86页
        4.4.1 天然有机物的影响第78-80页
        4.4.2 硫酸盐的影响第80-82页
        4.4.3 碳酸盐的影响第82-83页
        4.4.4 氯化物的影响第83-84页
        4.4.5 pH的影响第84-85页
        4.4.6 水体温度的影响第85-86页
    4.5 轻基自由基氧化降解2-MIB的机制研究第86-93页
        4.5.1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2-MIB中间产物分析第86-89页
        4.5.2 羟基自由基氧化物降解2-MIB过程中间产物浓度变化第89-90页
        4.5.3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2-MIB机制探讨第90-91页
        4.5.4 ClO_2氧化降解2-MIB中间产物分析第91-93页
    4.6 羟基自由基与其它氧化剂降解2-MIB对比研究第93-99页
        4.6.1 常规氧化剂与·OH降解2-MIB对比第93-96页
        4.6.2 不同·OH方法降解水中2-MIB效果研究第96-97页
        4.6.3 羟基自由基与活性炭对比研究第97-99页
    4.7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5章 羟基自由基快速氧化降解水中GSM研究第101-126页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01页
        5.1.1 土臭素样品配置第101页
        5.1.2 实验流程第101页
    5.2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GSM实验研究第101-106页
        5.2.1 氧化降解GSM的剂量-效应关系第101-103页
        5.2.2 氧化降解GSM时间-效应关系第103-104页
        5.2.3 氧化剂投加方式对GSM氧化降解的影响第104-106页
    5.3 淬灭剂对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GSM的影响第106-108页
        5.3.1 叔丁醇对·OH氧化降解GSM的影响第106-107页
        5.3.2 甲醇对·OH氧化降解GSM的影响第107-108页
    5.4 水质因素对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GSM的影响第108-113页
        5.4.1 天然有机物的影响第108-109页
        5.4.2 硫酸盐的影响第109-110页
        5.4.3 碳酸盐的影响第110-111页
        5.4.4 氯化物的影响第111-112页
        5.4.5 pH的影响第112页
        5.4.6 水体温度的影响第112-113页
    5.5 羟基自由基对水中GSM氧化降解机制研究第113-118页
        5.5.1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GSM中间产物分析第113-116页
        5.5.2 ·OH氧化降解GSM过程中间产物浓度变化第116-117页
        5.5.3 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GSM机制推断第117-118页
    5.6 羟基自由基与其他氧化剂降解GSM的对比实验第118-124页
        5.6.1 常规氧化剂与·OH氧化降解GSM的效果对比第118-121页
        5.6.2 不同·OH方法对GSM的氧化降解效果第121-123页
        5.6.3 羟基自由基与活性炭对比研究第123-124页
    5.7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6章 羟基自由基降解高藻水中致嗅物质中试试验第126-145页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26-130页
        6.1.1 高藻水来源第126页
        6.1.2 预实验水样采集第126-127页
        6.1.3 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第127页
        6.1.4 中试系统参数第127-128页
        6.1.5 含致嗅物质高藻水处理工艺流程第128-130页
    6.2 ·OH降解高藻饮用水中致嗅物质中试试验结果第130-136页
        6.2.1 水厂原水中致嗅物质去除试验第131-133页
        6.2.2 混凝沉淀出水中致嗅物质去除试验第133-134页
        6.2.3 砂滤出水中致嗅物质去除试验第134-136页
    6.3 中试系统·OH/ClO_2处理含致嗅物质高藻水试验结果第136-143页
        6.3.1 ·OH/ClO_2对高藻水中的2-MIB和GSM的降解第136-138页
        6.3.2 ·OH/ClO_2对高藻和有害微生物的杀灭第138-141页
        6.3.3 ·OH/ClO_2处理对常规水质的影响第141-142页
        6.3.4 ·OH/ClO_2处理后阴离子和消毒副产物的变化第142-143页
    6.4 本章小结第143-145页
结论与展望第145-148页
    结论第145-147页
    展望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作者简介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氧协同水力空化高级氧化饮用水处理机制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Boer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土—桩基体系竖向耦合振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