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红万村乡土建筑的地形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文献研究与综述第11-16页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5 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9-20页
    1.6 研究框架第20-22页
第二章 地形学与乡土建筑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第22-36页
    2.1 地形学相关概念解析第22-28页
    2.2 地形学与乡土建筑第28-29页
    2.3 地形学对乡土建筑研究理论第29-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红万村的地形构成及其属性第36-58页
    3.1 红万村地形构成第36-49页
    3.2 红万村地形的自然属性第49-54页
    3.3 红万村地形的人文属性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四章 红万村乡土建筑的自然性建构策略分析第58-86页
    4.1 契合地形地貌的场地策略第58-77页
    4.2 延续环境肌理的材料策略第77-80页
    4.3 应对气候条件的生态策略第80-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红万村乡土建筑的人文性建构策略分析第86-102页
    5.1 人地观念指引下的聚落营造第87-89页
    5.2 土地利用方式映射下的聚落空间形态第89-92页
    5.3 宗教信仰牵引下的空间布局第92-97页
    5.4 审美情趣陶染下的住屋风格第97-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基于地形学视角下红万村乡土建筑的思考与启示第102-112页
    6.1 红万村乡土建筑的建筑学价值第102-105页
    6.2 红万村乡土建筑蕴藏的形态特征第105-107页
    6.3 对于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第107-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语第112-114页
后记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22-124页
附录B:红万村聚落保护规划图第124-128页
附录C:红万村重点保护建筑基本概况第128-130页
附录D:红万村测绘民居基本情况第130-134页
附录E:红万村重点建筑测绘图第134-148页
附录F:红万村乡土建筑变异情况第148-150页
附录G:调查问卷样表第150-152页
附录H:村落走访调查表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B的液压挖掘机动臂的APDL参数化设计与优化
下一篇:基于鞋垫式压力测量系统的步行力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