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3 微型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5-18页
    1.3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第18-20页
        1.3.2 纯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第20页
        1.3.3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微型纯电动汽车系统构型及部件特性研究第23-41页
    2.1 微型电动汽车系统拓扑结构选择第23-24页
    2.2 微型电动汽车的设计需求分析第24-25页
    2.3 基本参数设定第25-26页
    2.4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第26-30页
    2.5 电机选型及特性研究第30-37页
        2.5.1 电机的分类及性能比较第30-31页
        2.5.2 永磁同步电机特性及关键参数第31-32页
        2.5.3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32-33页
        2.5.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第33-35页
        2.5.5 永磁同步电机效率特性第35-37页
    2.6 动力电池选型及特性研究第37-40页
        2.6.1 动力电池分类及选型第37-38页
        2.6.3 电池输出特性分析第38-40页
    2.7 本章小节第40-41页
第三章 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部件关键参数匹配第41-63页
    3.1 整车目标性能参数第41-42页
    3.2 动力部件参数初始匹配流程第42-43页
    3.3 电机参数的选择第43-49页
        3.3.1 电机峰值功率的选择第43-44页
        3.3.2 电机额定功率的选择第44-45页
        3.3.3 电机最高转速和传动比的选择第45页
        3.3.4 电机基速和峰值转矩的选择第45-49页
        3.3.5 以常规车速匹配电机额定参数第49页
    3.4 电池参数选择第49-53页
        3.4.1 功率需求匹配电池参数第50页
        3.4.2 能量需求匹配电池参数第50-52页
        3.4.3 变速器参数验证第52-53页
        3.4.4 参数初始匹配结果第53页
    3.5 整车性能仿真试验第53-62页
        3.5.1 仿真方案设计第53-54页
        3.5.2 AVL Cruise软件平台介绍第54页
        3.5.3 基于AVL Cruise建立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第54-55页
        3.5.4 整车模块第55页
        3.5.5 电机模块第55-57页
        3.5.6 电池模块第57-59页
        3.5.7 仿真任务建立第59-60页
        3.5.8 仿真试验结果第60-62页
    3.6 本章小节第62-63页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系统参数优化第63-77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第63-70页
        4.2.1 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提出第63-64页
        4.2.2 优化变量确定第64-65页
        4.2.3 目标函数第65-66页
        4.2.4 约束条件第66-68页
        4.2.5 遗传算法优化方程确定第68-70页
    4.3 优化方案设计第70-76页
        4.3.1 整车性能仿真系统第71-73页
        4.3.2 优化结果及仿真验证第73-76页
    4.4 本章小节第76-77页
第五章 驱动和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及硬件在环测试第77-102页
    5.1 整车控制系统结构和功能定义第77-79页
        5.1.1 整车控制系统结构第78页
        5.1.2 整车控制系统功能定义第78-79页
    5.2 纯电动车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第79-86页
        5.2.1 加速踏板特性第79-80页
        5.2.2 驱动模式定义第80-81页
        5.2.3 正常模式驱动控制策略第81页
        5.2.4 基准转矩第81-82页
        5.2.5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动态补偿转矩计算第82-86页
        5.2.6 正常模式驱动控制策略建模第86页
    5.3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第86-91页
        5.3.1 制动能量回收潜力分析第86-87页
        5.3.2 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第87-88页
        5.3.3 电机与液压协同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设计第88-90页
        5.3.4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建模第90-91页
    5.4 基于dSPACE硬件在环实验第91-100页
        5.4.1 dSPACE实时快速控制原型及硬件在环仿真统一平台第92-93页
        5.4.2 硬件在环仿真实验设计第93-94页
        5.4.3 快速控制原型开发第94-95页
        5.4.4 驱动控制策略硬件在环仿真实验第95-97页
        5.4.5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硬件在环仿真实验第97-100页
    5.5 本章小节第100-102页
总结与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附件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沿边开发开放政策背景下东兴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研究
下一篇:《迪拜式领导》(1-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