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热休克蛋白(Hsps) | 第11-17页 |
1.1 热休克蛋白家族概述 | 第11-12页 |
1.2 热休克蛋白Hsc70的生物学功能 | 第12-15页 |
1.3 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 第15-17页 |
2 近江牡蛎ChHsc70具有污染预警分子的开发潜力 | 第17-18页 |
3 Y-box基元结合蛋白-1(YB-1)研究概述 | 第18-23页 |
3.1 Y-box基元结合蛋白的发现与分类 | 第18-20页 |
3.2 YB-1的分子结构 | 第20-21页 |
3.3 YB-1的生物学功能 | 第21-23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潜在转录因子筛选及其全长cDNA的克隆 | 第24-53页 |
第一节 特异性结合ChHsc70启动子区的蛋白筛选 | 第24-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1.1 供试动物 | 第24页 |
1.2 供试药品 | 第24-25页 |
1.3 供试仪器 | 第25页 |
1.4 供试试剂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样品处理 | 第26页 |
2.2 核蛋白提取 | 第26-27页 |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2.4 目的探针的制备 | 第28页 |
2.5 DNA亲和纯化分离潜在转录因子 | 第28-29页 |
2.6 质谱鉴定确定潜在转录因子身份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1页 |
3.1 亲和纯化蛋白的电泳检测 | 第30-31页 |
3.2 目标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3页 |
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节 ChYB-1全长cDNA的克隆 | 第34-5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1.1 供试动物 | 第34页 |
1.2 供试药品 | 第34页 |
1.3 供试仪器 | 第34页 |
1.4 供试试剂 | 第34-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47页 |
2.1 近江牡蛎总RNA提取 | 第35-36页 |
2.2 近江牡蛎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6-37页 |
2.3 近江牡蛎ChYB-1编码区序列的获得 | 第37-42页 |
2.4 ChYB-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42-47页 |
3 结果 | 第47-51页 |
3.1 近江牡蛎总RNA的提取 | 第47-48页 |
3.2 ChYB-1编码区扩增结果 | 第48-49页 |
3.3 重组载体阳性克隆筛选 | 第49页 |
3.4 获得ChYB-15’和3’序列 | 第49-50页 |
3.5 ChYB-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及ChYB-1三维结构示意图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2页 |
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ChYB-1对ChHsc70调控功能作用鉴定 | 第53-8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1.1 供试样品 | 第53页 |
1.2 供试药品 | 第53-54页 |
1.3 供试仪器 | 第54页 |
1.4 供试试剂 | 第54-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71页 |
2.1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55-61页 |
2.2 HEK293T细胞培养 | 第61-63页 |
2.3 细胞转染 | 第63-65页 |
2.4 双链RNA(siRNA)设计合成 | 第65-66页 |
2.5 收集牡蛎血细胞及血细胞铺板 | 第66-67页 |
2.6 血细胞siRNA转染 | 第67-68页 |
2.7 实时定量PCR法在mRNA水平鉴定ChYB-1对ChHsc70的调控类型 | 第68-71页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1页 |
3 结果 | 第71-78页 |
3.1 细胞过表达实验结果 | 第71-75页 |
3.2 RNAi实验结果 | 第75-78页 |
4 讨论 | 第78-79页 |
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四章 近江牡蛎ChYB-1和ChHsc70两基因对热激、污染物的响应模式 | 第80-9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1.1 供试动物 | 第80页 |
1.2 供试药品 | 第80页 |
1.3 供试仪器 | 第80-8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1-82页 |
2.1 热刺激、污染物及污染物与温度联合处理近江牡蛎 | 第81-82页 |
2.2 近江牡蛎鳃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 第82页 |
2.3 近江牡蛎鳃组织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82页 |
2.4 实时定量PCR | 第82页 |
2.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82页 |
3 结果 | 第82-89页 |
3.1 37℃热激处理的近江牡蛎中ChHsc70和ChYB-1的表达模式 | 第82-83页 |
3.2 不同温度热激处理的近江牡蛎中ChHsc70和ChYB-1的表达模式 | 第83-85页 |
3.3 氯化镉持续处理的近江牡蛎体内ChHsc70和ChYB-1的表达模式 | 第85-86页 |
3.4 壬基酚持续处理的近江牡蛎体内ChHsc70和ChYB-1的表达模式 | 第86-87页 |
3.5 壬基酚与温度联合处理近江牡蛎体内ChHsc70和ChYB-1的表达模式 | 第87-88页 |
3.6 ChHsc70和ChYB-1表达水平比值与热激和污染物处理的关系 | 第88-89页 |
4 讨论 | 第89-91页 |
5 小结 | 第91-9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4页 |
附录 | 第104-107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